灰椋鳥教案
教學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在學的過程中,能找出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體現灰椋鳥歸林的壯觀的句子。
教學過程:
課前聽音樂《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導入及整體感知
同學們,音樂我們就欣賞到這里,下面我們開始上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八課,(生齊讀課題:灰椋鳥)
這篇課文作者徐秀娟在我省鹽城自然保護區工作期間就目睹了灰椋鳥,課文哪幾節向我們介紹了作者觀察到灰椋鳥的情況?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生準備)
誰來告訴大家是哪幾節寫了灰椋鳥的情況?
這兩節分別寫了灰椋鳥的什么?
是啊,這些都是作者觀察到的情況。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品讀、欣賞這兩小節。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我們跟隨著作者選擇好觀察的位置靜靜地等候,周圍靜極了……(第三小節)
1、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四小節, 想一想灰椋鳥是怎樣歸林的呢?
2、 哪位同學給大家匯報一下
▲ 同學們真會讀書,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體會到了灰椋鳥歸林的大概過程。同學們就像這樣睜大你的眼睛,豎起你的耳朵,用心去感受吧,再次走進這段課文,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畫下來,自己讀一讀,想一想,你感受到什么樣?
▲(學生準備要好時)把你感受深的句子畫出來了,你能把這種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嗎?自己先讀讀。如果你覺得讀一遍還不滿意,就再讀,讀到滿意為止。
3、有沒有同學想匯報一下。
▲ 這位同學讀得這樣認真,感受得這樣深刻,那么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再讀讀。指名讀,并指導
▲ 有沒有同學想給我們大家讀讀,把灰椋鳥的多和壯觀展現在我們面前。
▲ 這位同學將灰椋鳥飛行的對形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多長的長隊……
▲ 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 這位同學展現得更加清晰了。誰在來讀讀?
▲ 同學們讀得這樣投入,老師也想讀一讀
(a、“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推開了空中的一切過來了,寫出了大部隊歸林的壯觀氣勢。)
誰來把這個句子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齊讀
b、啟發學生通過“整群整群的列隊飛行、” “數百米長的長隊”、“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等詞語展開想象,進一步加深對“排空而至”的理解,體會鳥兒歸林的場面是何等的壯觀!
指名讀句子、齊讀
▲是啊,這哪里還是一只只的鳥兒呢?這分明是一支井然有序,紀律嚴明的小精靈所組成的隊伍啊!)
3、 ▲同學們拿起課本,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同學們剛才所看到大部隊排空而至的情景。 齊讀
▲同學們眼睛真亮,觀察得真仔細。
5、這是我們通過語言文字看到的畫面,你還聽到了什么?
6、灰椋鳥的叫聲在作者的耳朵里意思豐富著呢?你們聽(引讀)
先回來的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好像——又像——。后到的鳥與林中的鳥——。
7、 這鳥兒懂得了傾訴,懂得了呢喃細語,它們在說著知心的話兒,在交流著見聞,在樹的情抱里開著沙龍吧會。如果你就是一只歸林的灰椋鳥,你會和同伴們傾訴些什么?又會怎樣呼喚你的同伴和兒女?(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回答,不能太單調)
同座交流討論
全班交流
6、 老師已經感覺到同學已經融入到這樣快樂的大家庭里去了,感受到了這樣一個壯觀的畫面,我們可以給這個畫面起名為——(歸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