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教學設計
預設:如果學生找不到這句話,教師則提示說:“其實,艾滋病給他帶來的痛苦又何止這些?還有沒有其它方面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
師導讀:文中哪些地方具體寫出了恩科西關愛他人呢?
(1)“他曾經應邀到美國出席艾滋病研討會,用纖弱的聲音不斷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a.這段話中,他在向誰呼吁?他在呼吁什么?找一找關鍵詞。(世界接受關心)
b.——南非人民做到了嗎?(沒有) 全世界人們做到了嗎?(沒有)
——因此,恩科西即使身體很纖弱,他也要不斷向世界呼吁,誰能替他再呼吁一下?說出所有艾滋病人的心聲。
(指導朗讀)
師導讀:他還發出了哪些呼吁?
——他參加南非舉行的國際艾滋病大會,并在大會上發言。
①他說:“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他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②他還說:“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a.他又在向誰呼吁?呼吁什么?
b.誰能把他的心聲再說一下。(指導朗讀)
從他的呼吁聲中,我們感受到小恩科西是一個怎樣的人?
師:恩科西之所以大聲疾呼,是出于對和自己一樣深受艾滋病折磨的兒童的同情與關心,急切期待全社會都來關愛艾滋病病人。
(2)師引讀:
盡管恩科西感覺到生命隨時可能結束,但他依然在夢想未來。他說:等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周游世界,到各國演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a.自由讀,說說你的體會(板書:夢想未來)
b.師:他夢想著自己能夠健康長大,他夢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名艾滋病專家,多么簡單而美好的夢想。誰能把他的心聲再讀一讀!(指導朗讀)
3.師小結:恩科西深受艾滋病病毒的折磨,但他不是悲觀消沉。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與病魔(頑強斗爭),一邊(關心患者),在生命隨時都可能結束的情況下他還在(夢想未來),他不愧是勇敢的(小斗士)。此時自然的把?改成!
4.學生用感嘆的語氣齊讀課題。
5.過渡:恩科西如此熱愛生活,頑強斗爭,關心患者,令人感動。可是病魔冷酷無情。(《再見警察》音樂起)2001年6月1日,正當全世界的兒童歡慶自己節日的時刻,被艾滋病折磨得體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下面請同學們全體起立,讓我們一起深情緬懷可敬的小斗士。
(師引讀:)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師引讀:)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6.老師想用10個成語來寫照恩科西的一生,出示一組和恩科西有關的成語:
不治之癥 無藥可救
人心惶惶 軒然大波
不屈不撓 視死如歸
大聲疾呼 愛人以德
溘(kè)先朝露 雖死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