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感受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
3、豐富積累,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理解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課件出示詞語
花團錦簇 應接不暇 姹紫嫣紅 莞爾一笑 耐人尋味
1、指名讀 (糾正字音) 2、齊讀
選詞說一句話或一段話。
二、談話引入:
德國是一個富有魅力的旅游城市,不僅風光無限美好,還有一道十分奇麗的景色。 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德國,共同來領略德國與眾不同的文化、風光.(齊讀題目)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欣賞德國的景色風光。
導語:課文中有兩句話表達了季羨林先生對這種異國風情的贊嘆,就是——
(課件出示)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你能用贊美的語氣來讀句子嗎?(指名讀、齊讀)。
(一)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1.出示學習提示: 1.默讀課文,想想“奇麗”在哪里,“奇特”在何處。
2. 用——線畫出體現“奇麗”的語句,用~~線畫出體現奇特的語句。
3.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學習情況。
(二)匯報學習結果,隨機引導感悟。
(一)品讀“奇麗的景色”。
學生匯報,隨機出示句子引導理解。
1.“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想象“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絢麗景色,體會“麗”。“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景色雖然值得贊嘆,但“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這樣,“任何一條街”都這樣,就十分罕見,這就是“奇”。)
2.“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生活中有哪些場面或事物讓你“應接不暇”?課文中又是什么讓 “我”感到“應接不暇”呢?作者把花比作海洋,誰來說說海洋的特點?(無邊無際……)整條街道上的花就像海洋一樣,前不見頭,后不見尾,讓人應接不暇,真是既美麗又奇特。難怪“我”禁不住發出贊嘆:多么奇麗的景色!
(二)體會“奇特的民族”。
1.從哪些句段能體會到這個民族的奇特?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