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棒打洪教頭說課稿
第一回合:洪教頭使出人“把火燒天”式,林沖還了個“撥草尋蛇”式。
思考:洪教頭為什么“用了渾身功夫”
第二回合:洪教頭將棒劈頭打來,林沖往后一退。
思考:林沖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
第三回合:洪教頭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又提起了棒,林沖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洪教頭的小腿骨上,洪教頭“撲”地倒在地上。
討論:“措手不及”說明了什么?
通過讀與思,讀與品,讓學生明白“猛虎別在當道臥,困龍亦有上天時”。
4、品味性格再內化,對比描寫學寫作
在教學完課文,我會再次讓學生小結出林沖與洪教頭鮮明的人物性格特點,并提出為什么作者可以這樣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的鮮明個性呢?一下子就能辨認出這是林沖,那是洪教頭。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上課文后面的提示,讓學生從課文中學習一種寫作手法,對比描寫,告訴學生在習作時,要突出某人、某物的與眾不同,或者使其個性、特點更鮮明,就可以運用對比描寫。
5、創新與實踐
在課后,我還要求學生 讀一讀《水滸傳》,把你覺得最喜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感受一下中國古典名著的魅力。
以上是我設計的整個教學過程,設計這樣的教學過程是我認為要學習古典文學,那么做為教師,首先自己就要古色古香,只有豐富的語言才能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帶領學生在古典文學中暢游。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說語文課程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那么做為老師的我便就要更具備這些了。
六、板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我認為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人物的鮮明個性,其實就應該還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就是從林沖的身上學到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與規則,所以我設計的板書是從教學設計的必勝五計和林沖的個性特點中提煉出的。以下便是我設計的板書
林沖棒打洪教頭
處處謙讓,留有余地。
示弱在前,退避三舍。
小敗在前,誘敵深入。
增大正面力量,減少負面要素。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
居高臨下,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