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5
22 人物描寫一組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教材簡析:
本片斷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作者通過小嘎子和胖墩兒動作、語言的描寫,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頑皮、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孩童形象。
教學目標:
1.通過動作演示、聯系上下文及閱讀注釋等方法,理解“虎勢兒、公雞鹐架、精神抖擻、破綻、合了襠、一叉一摟”等詞的意思。
2.通過動作品讀、揣摩心理感受人物的形象,感悟文章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并試著仿寫。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在比較、想象及反復朗讀等方法的幫助下,感悟文章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并嘗試仿寫。
學情分析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在浩如煙海的文學、歷史名著里,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心理、動作的描寫,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負荊請罪的廉頗,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勇武過人的武松……這些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讓我們久久難以忘懷。今天老師帶你們走進一組新的課文,繼續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
板書:人物描寫一組
1.從課題看,你發現什么?
跟平時學的課題不一樣,這篇課文有三個片斷組合,是一組課文。
2.揭示第一篇課題。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個片斷。
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請生讀題,說說從課題中能知道什么?
預設:①課文講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事。(師點評:你從課題中了解了文章所寫的事。)
②課文講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小嘎子,另一個是胖墩兒。(師點評:你從課題中了解了課文中的兩個關鍵人物。)
請生再讀課題。
(2)師:兩個人摔跤,我們既可以用《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為題,也可以用《胖墩兒和小嘎子比賽摔跤》為題,或者就干脆用《比賽摔跤》、《摔跤》為題,可是這兒卻用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為題,你們覺得這樣取題有什么用意嗎?
預設:小嘎子是本文中的主人公。
二、讀通課文,直面主人公
1.師過渡:本文選自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的過程。既是小說,便定是以塑造活生生的人物為其重要的特點的。那么本文又是怎樣塑造小嘎子的呢?
請學生自讀課文:
(1)初讀課文。要求把文章讀正確、讀通順,并找一找描寫小嘎子的語句。
(2)檢查初讀情況:指名讀,正音。把最難讀的句子讀流利。
(3)課文中人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讓學生初談感受。
2.這幾段文字,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小嘎子的,誰來讀一讀?
預設:
(1)動作:
①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用動作表演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