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教師表演指偶劇《阿凡提與富翁》。幽默有趣的指偶劇吸引了全體學生的興趣。在觀看表演的同時,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指偶,以及了解到了指偶的作用。
2、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套在老師手指上用來表演的這種小紙人叫做什么嗎?通過這句話,導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指偶。教師對指偶作簡單的介紹。
3、板書課題《會走的小人――指偶設計》,點名教學內容,進入新課。
二、體驗:
1、開拓思路:如果請同學們制作一個小指偶,你會設計一個怎樣的人物呢?對于這樣的問題,總是能激發起學生們的思維的。教師在聽學生回答的同時,主要要引導學生確定設計對象的范圍。一般學生都樂意選擇一些出名的人物,以及一些故事中的主角,卡通人物進行設計,我們還可以鼓勵學生設計一些原創的人物。
2、出示一個孫悟空的紙樣。學生很容易就發展,如果是按照一般的畫法,“孫悟空”是沒有辦法套到指頭上的。這種時候老師一般可以裝傻,要學生自己想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指偶的制作方法還是比較直觀的,恐怕也難不到學生。
3、教師簡單演示制作較為重要的制作步驟。畢竟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看一次實際的操作會理解得比較深刻。
4、多出示幾個范例,擴展學生的思路。同時,也可以直觀地告訴學生一些可以使制作效果更好的裝飾手法,例如用裙子擋住手指頭的插入處,在指甲上貼上鞋子等等簡單易行又有趣的小方法。學生畢竟是聰明的,這些伎倆一看就明白了。
三、設計:
1、這類課型的講授環節一般不易過長,更多的東西,應該留給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自己去體會。剩下來的時間,學生開始進行設計制作。
2、這節課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表演活動。制作得比較快的同學,教師要鼓勵他們嘗試和其他同學組合,表演一個小故事。
四、表演:
最后的時間,教師可以先展示部分制作完成的指偶,然后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簡單的指偶劇。讓學生們感受造型游戲活動的樂趣。之后,簡單歸納一下知識點,就可以下課了。
第三課時
戴上自己的小人,上臺表演節目
評一評誰表演的節目最精彩
第5課 旋轉卡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方法設計制作旋轉卡。
2、在游戲中感覺視覺暫停現象,體驗自制玩具的愉悅和成功感。
3、 養動手能力和初步的設計意識。
教學重點:制作方法,圖案兩面的內容相互關聯。
教學難點:圖案大方,鉆孔,穿線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
教師玩、學生看或師生一起玩旋轉卡的互動方式創設情景,認識旋轉卡
導入課題:旋轉卡
二、 觀察分析
1、 這是怎么制作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1) 先剪出卡片的外形
(2) 設計圖案,分析圖案的兩邊是相互關聯的
討論:掌握制作相關聯的畫面的幾種方法。
如:動態的發展,如:太陽嘴張開,嘴閉上(圖案必須一正一反)
同一事物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如:樓房,月亮。
(3) 穿孔,可以用剪刀等鉆洞,然后穿細繩
三、 小組討論
看那組
理解卡片兩面的圖案是相互關聯的,掌握制作相關聯的畫面的幾種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