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評比之十——臺州朱珍珍
學生觀察口答
(填上顏色那就更好了……)
學生上臺演示操作
學生繼續修改完善作品
下面請同學們保存自己的作品,然后小組內互相參觀一下。
小組內推選出一份比較好的作品參加評比,我們將評出金獎,銀獎!
學生保存作品并互相交流作品
多種方式展示 交流作品。組內推選一份作品在全班點評,學生通過投票系統點評,選出優秀作品,發獎
選出組內代表作品并進行作品的解說自評
現在請大家當當評委,打開電腦d盤投票系統,為你滿意的作品投一票
學生通過投票系統選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投票結果已經產生,下面請這4位同學上來領獎
上臺領獎,鼓掌
小
結
剛才我利用你們投票的時間已經把你們的優秀作品推薦給了童話王國,瞧,他們舉著我們為他們設計的標志高高興興的去參加足球聯賽了。我們為預祝本次童話王國的足球聯賽能圓滿成功,鼓掌!
出示課件,呼應課的開頭
[案例描述]
四年級學生對word有一定認識與操作經驗,但綜合運用能力不強,本節課技能目標自選圖形的操作對學生來說問題不是很大,但是利用自選圖形進行創作設計,就會出現用不上技術的情況(技術是懂了,但不會運用)。為解決該問題,我在課設計的時候利用為童話王國舉行“六一”足球聯賽的球隊設計標志為任務,該任務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為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在引出任務出示之后分析標志是怎樣設計制作的,使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標志進行分析,然后再共同討論得出標志是可以使用組合的方法,但是設計的標志必須得注意3個要素(特色,簡潔,富有寓意),再讓學生進行學生自主嘗試使用自選圖形設計標志,接著再作品點評講解作品的創作設計意圖并且解決自選圖形使用過程當中碰到的技能困難,最后進入自主創作階段,進行提升,把技術真正運用起來。
[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基本過程。本節課把信息技術和美術課整合在一起,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外還要挖掘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感,使原本枯燥的信息技術課具有生命力,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臺。對此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運用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一”兒童節是學生自己的節日,學生本身就很感興趣,再則學生對童話故事也是很感興趣的。課在引入的時候利用童話王國過“六一”舉行足球聯賽,讓學生為球隊設計標志,讓學生融入到一種情景中,從課堂反映來看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2. 教學中層次分明,因材施教
本節課除了和學生原有的電腦操作技術水平有關外,還和和學生的想象力以及美術功底也有一定的聯系。有的學生想象力豐富,美術功底好的且對信息技術有著較濃厚興趣,任務完成較快;而部分學生想象力差,再加上電腦操作也存在困難那么完成任務有一定難度。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在分析標志的制作方法,學生進行初步嘗試設計制作標志后,我進行一個階段性的作品點評。在點評的時候,把每組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并由設計者解說自己的作品,再讓其他同學說說對作品的理解,并且提出一些修改意見。這讓一些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從這個作品點評中采納一些意見,之后可以繼續修改作品,讓作品更加完美。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從中可以參考一些設計的思路,而不會出現作品空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