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評比之三——長興李華
靈活處理教材,應以教材為綱
——經歷省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有感
浙江省長興縣實驗小學 李華
經歷了xx年浙江省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活動給了我很多啟發,特別是對于“教材處理”的認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寫下自己在試教、參賽過程中對教材認識、處理的一個變化過程,希望對各位同行,特別是對今后參加此類教學評優活動的老師們有所借鑒。
教材內容:浙江省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四下,第三單元第10課《豐富多彩的節日》。教材內容要點:1)走近節日:用搜索引擎搜索有關傳統節日的資料,了解相關的節日知識;2)了解節日:查看網上感興趣的節日資料、建立一個文件夾,將查找到的節日資料下載到該文件夾中;3)練習:分類存放下載的節日資料,并完成一個表格。 【最初的方案】 教學目標: 1. 鞏固搜索引擎使用技巧:選擇關鍵詞;不同搜索引擎站點的選擇;篩選信息。 2. 學會保存網頁到指定文件夾。 3. 鞏固文件的分類存放與管理習慣,會用表格分類整理文本資料。 4. 增加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了解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韓國申遺,激疑導入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幾年前韓國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韓國的“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韓國有沒有成功?大家想知道嗎? 四年級學生深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當他們聽到韓國端午申遺時,覺得不可思議,同時又好奇,急于想知道結果。從而激起學生的探求欲望。 二、分步引領,自主探索 (一)搜索引擎使用技巧 1. 學生口述常用搜索引擎,教師板書。 2. 思考討論:查找關于“韓國端午節申請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的信息,應該用什么樣的關鍵詞能最快找到信息? 3. 教師板書2組代表性關鍵詞,如“韓國”和“韓國 端午節”。同時參透:在輸入關鍵詞時,一些助詞如“的”關連詞“與”“和”等不要輸入,用空格來代替。 4. 實踐探索:同桌兩人選不同的關鍵詞在同一個搜索引擎中搜索。 比較:查找到信息的數量與準確率分別有什么不同? 搜索引擎 關鍵詞 共搜索到幾條信息 信息的準確率(較高、較低) 5. 教師引領學生匯報總結探索結果 (1)關鍵詞提煉要求:抓住重點 簡明扼要 (2)根據標題和簡介篩選信息 (3)不同搜索引擎的對比:每個搜索引擎的基本界面、功能雖然差不多,但是它們內部的工作方式、特長也是不同的。 通過不同關鍵詞、不同搜索引擎的對比操作,對填所寫表格的觀察、分析后,由學生自己感悟出提煉關鍵詞的方法,體驗不同搜索引擎對檢索效果的影響。 (二)保存網頁 老師明天要到一個山區學校去上課,想把同學們找到的這些關于韓國端午申遺的網頁展示給他們看,可是那里還不能上網,你能幫助把它們保存到 “d:\節日\端午節”文件夾下嗎? 1. 教師示范。 2. 學生練習。(先完成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說出,韓國端午申遺的重要信息。) 3. 交流: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的感想、啟示。 為了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了解節日知識,鞏固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只介紹一種基本的網頁保存方法。 交流對此事件的感想,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學習。 (三)了解少數民族傳統節日、鞏固搜索引擎使用技巧 韓國申遺成功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之一就是怎樣更好地珍視自己的傳統節日。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也都有自己特別重要的傳統節日,接下來,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民族傳統節日,了解民族傳統節日。出示: 四人小組討論后從下列55個少數民族中選擇4: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朝鮮族 滿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僳僳族 佤族 畬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難族 仡佬族 錫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鄂溫克族 崩龍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爾族 獨龍族 鄂倫春族 赫哲族 門巴族 珞巴族 基諾族 到網上搜索后填寫下表: 民族 搜索引擎 關鍵詞 主要傳統節日 慶祝形式 注:在“d:\節日\”文件夾下建立相應的分類文件夾,如查找的民族為怒族,則建立文件名為“怒族”的文件夾。并把找到的網頁保存到相應的文件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