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評比之三——長興李華
1. 學生競賽
2. 展示反饋:在搜索信息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樣的困難?是怎么解決的?如何才能用搜引擎準確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明確力力所能及的就是更好地了解、珍視自己的傳統節日。 對于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大部分學生不了解。因此以此為載體進行技能訓練既增強了民族情感又增加的信息檢索的目的性與難度,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 采用競賽的形式可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又可學生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進行協作學習。 三、總結拓展:利用搜索引擎自帶的“幫助系統”解決問題;直接在搜索框里輸入“搜索技巧”提高搜索技巧。 讓學生在今后想提高搜索技巧或遇到困難有解決的方法。 板書: 豐富多彩的節日 搜索引擎 關鍵詞 1)端午節 2)韓國 端午節 反思: 多次試教后發現情感目標落實得不錯,特別是開課時“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事件”對學生心靈的觸動是不小的。經歷“端午節申遺”事件后,學生能自發地要求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自主地投入到后面環節“了解各少數民族節日”的學習中去。但是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每塊知識點都只是蜻蜓點水,快節奏地走過場,學生來不及消化,技能知識落實有待進一步探討。 在我的觀念里,信息技術課中“技術”這條線索是不能被忽視的。哪怕是在像這樣的綜合課中,也不能使學生的“技術”原地踏步,重復固有的操作技能。既然是信息技術課必須使學生在“技術”方面有所深化、有所提高,而非簡單的重復。 在“偏技術還是偏整合”的思想斗爭中,以本課中出現的技術點為中心,對整套教材的技術線索進行了反復深入的研究、重整。 1.下載分類整理。這個知識點是本冊教材的重點,第二單元的5課都是介紹分類下載與整理文件,但本課中的分類整理與之間有所不同。從本課的練習題可看出本課的分類整理重在對文本資料的分類整理。而這部分內容與下面這一重點我又找不到一個較好的融合辦法。2.保存網頁到指定目錄。下載文字、圖片、音樂資料本冊教材前一單元都已經介紹,而下載網頁是新知識,如果以此為重點,須向學生介紹保存網頁的三種不同類型,當然也就可以整合利用文件夾進行分類管理文件這一知識點。但是這與利用表格進行分類整理文本資料較難恰當地融合。
3.搜索引擎技巧的進一步提高。搜索技巧的提高有很多,其中比較關鍵的有:a、分類目錄查找;b、提煉關鍵詞;c、篩選信息;d、搜索引擎的選擇。其中分類目錄查找在前面已經學習過了。而鍵詞的準確提煉是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信息的關鍵。從教材1-9課可以看出,學生已經有較為豐富的上網查找資料的經驗,但教材中并不曾涉及“關鍵詞”提煉的要求與方法。而教材11課已經出現了標點符號如“+”在關鍵詞間的運用。 對教材進行了以上的幾點分析,更為了讓學生在公開課中有實際的收獲,對今后利用網絡解決學習生活問題有長足的發展,我最后確定的方案以給學生一個真正有用的技術即“會準確提煉關鍵”來展開。雖然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例子、競賽題目都與節日有關,但還是和學生寫作文一樣離題了,遠遠背離了教材“了解節日”的初忠。這一點也是我在無數次的試教過程中對自己最不滿意的地方,結果由于我的思想觀念里太過偏重技術知識點的落實,還是堅持用下面的這個設計參加了評比。致使我差點與省一等獎失之交臂。魏老師(浙江省信息技術教研員)來信中一語擊中要害:“如果撇開教材,你的課應該還是很不錯的,但結合教材來看你對于這一課的理解偏差太大,導致其他老師對你的評價不是很高,好在你的個人素質不錯,綜合得分還是比較高的!” 【參賽課堂部分實錄】 教學目標: 1. 會提煉準確關鍵詞 2. 學會將網址添加到收藏夾 3. 增加對民族傳統節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