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面圖形說課
新課標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教學活動的素材,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辨認平面圖形的名稱及其特征,是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我設計了第二環節。
1 自主探索
(1)出示題目大家剛才看到的摸到的面都是住在立體圖形上你能把他的家搬到紙上嗎?(分組動手操作)
(2)操作分析:讓學生先想,問:你有哪些好辦法搬搬家?
2學生討論探索問題
(1)動手操作后,讓生展示其結果問:把你認為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看它的家住哪?
(2)分析正確與否
3鞏固練習
“可是有幾個淘氣的小朋友迷路了,你能送他回家嗎?
讓學生來判斷這些特殊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區別,從而達到靈活地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4課堂練習
(1)叢生活中舉例。
(2)提高練習。出示組合圖形讓生數出起個數。
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平面圖形的認識和辨認,而且增強了生的數數能力。
在上述的探究中,我利用從小豬的房子中的立體圖形上拓出其面,讓學生體驗到獲得新知的喜悅,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