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認識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一年級上冊第53——54頁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初步向學生滲透統計的有關知識。
4、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難點:8和9的序數含義
教具準備:海綿制作的數字0、6,課件。
一、激趣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數學王國里的故事。今天,數字王國里非常熱鬧,數字娃娃們在做游戲呢?數字娃娃0覺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綿制作的數字0),他想減肥,于是在腰間系了一根腰帶(在0的中間系上一根繩子),結果,它變成了幾?(8)數字娃娃6看見了直笑(出海綿做的數字6),于是對它說:你怎么變成8了呀?要減肥得多做運動,我來做個倒立給你看(將數字6倒過來),數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變了!你也變了!小朋友,你們看看6變成了幾?(9)那我們今天就來和8、9交朋友。(板書課題:8和9的認識)
(以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導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二、教學8和9的基數含義
1.到生活中尋找8和9。
師:生活中哪有8和9呢? 我們一起到校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師和同學們正在做什么呢?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請你數一數,它們的數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學生同桌互相說,再匯報、交流。
生1:花壇的兩邊有8棵松樹。
生2:花壇里有8朵美麗的花。
生3:黑板上寫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擺放著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叢中飛。
生6:有8個小朋友和1位老師共9個人整理花壇。
教師:我們怎么數才能把蝴蝶一只不漏地數出來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方法:按一定方位數蝴蝶的只數或者數一只做一個記號。)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細致,圖中樹、花朵、大字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圖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
這有幾個點子?8個小點子想加入9的隊伍你們有辦法嗎?
(經歷8到9的過程,進一步掌握8、9的大小關系)
2.動手擺8和9
教師:你們可真有辦法!那咱們來比一比誰會數圓片,好嗎?請小朋友拿出8個小圓片,擺一擺自己喜歡的圖形。請擺出9個小圓片,你怎么這么快就擺好了呀?
3.說說生活中的8和9。
師:老師喜歡8,我可以用點頭的方式來表示它,你喜歡誰?你能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它呢?
學生用各種方式來分別表示8和9。(比如:用學具、用動作、用聲音)
同學們都非常愛動腦筋,有創意,能想出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8或者9。
小結: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平時要注意留心觀察,讓這些有趣的數字小伙伴走進你的生活。
三、教學8和9的順序。
a、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7個珠子,再撥1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受撥7顆珠子以后再撥1顆是8顆珠子的過程。然后再撥1顆珠子就是9顆珠子。
b、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這些數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們猜一猜7的后面是幾, 8的后面又是幾呢?你會讀嗎?還可以怎么讀?(從大到小讀,倒過來讀)
c、拍手游戲:請你拍的和我同樣多,請你拍的比我多一個,請你拍的比我少一個。同桌互相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