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面圖形
生1:我拿的是長方體。
生2:我拿的是正方體。
生3:我拿的是圓柱。
生4:我拿的是三棱柱。
師:你連三棱柱也認識了,真是了不起!
師:請你摸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跟小組的成員說說。
全班交流:
生1:摸起來硬硬的。
生2:摸起來滑滑的。
生3:摸起來彎彎的。
生4:摸起來平平的。
師分別拿起圓柱和正方體:對呀,像這樣彎彎的面,數學上稱它為曲面;而這樣平平的面,稱為平面。
2、尋找罪犯
師:(課件出示長方體),第一個罪犯就住在長方體里,你能將它找出來嗎?它是什么圖形?
生: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
師:摸一摸這個長方形,有什么感覺?
生:平平的、滑滑的。
師:你還能從哪個物體上找到長方形呢?
生:從三棱柱上也能找到長方形。
師:從長方體和三棱柱上找到了長方形,那么你能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找到其它的圖形嗎?請四人小組,找找看。
學生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從其它物體上找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結合小組匯報的結果,進行課件演示:
(1)從正方體上分離出正方形,揭示名稱。
(2)從圓柱上分離出圓,揭示名稱。
(3)從三棱柱上分離出三角形,揭示名稱。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并板書。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哪些圖形會是罪犯?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3、驗證結果
(1)描一描
師:小朋友真能干,已經在立體圖形上找到了平面圖形這個犯罪團伙,而且也找到了具體的罪犯。為了驗證我們分析的結果,請你將這些圖形從立體圖形中搬到紙上,你有什么好辦法?
小組的成員互相討論。
全班交流
生1:可以把這個面按在紙上,然后用筆沿著邊緣描下來。
生2:可以把這個面按在紙上,然后沿著邊緣折起來。
生3:可以在這個面上沾些墨水,再印在紙上。
生4:可以把這個面貼在紙上,然后沿著邊緣剪下來。
……
師:你們真愛動腦,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F在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圖形,把它搬到紙上,然后將它剪下來。
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們說剪下的圖形和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立體圖形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生1:不一樣。
生2:立體圖形不只一個面,這些圖形只有一個平平的面。
生3:立體圖形能站立,平面圖形不能站立。
生4:這些平平的面都是立體圖形的一部分。
師小結:像這些圖形都是平平的,我們稱為“平面圖形”。(板書課題)
(2)分一分
師:這些圖形你能不能給它分分類?想一想,想好后跟小組內的成員說一說每一類圖形的特征。
學生互相交流
師:請各小組將組內的作品按形狀分類,再在每類中選一個最漂亮的圖形,小組長按要求貼到黑板的相應位置上。
(3)判一判
師:仔細觀察,你認為他們有沒有貼錯地方的?
學生判斷、說理、糾正。
師:小朋友,驗證結果表明,你們找到了真正的罪犯。老師覺得你們太了不起啦!
(設計意圖:1、讓學生觸摸物體的表面,感知其不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讓學生感知“面從體來”;同時,通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補、互學,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3、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學生的再創造。在“描一描”過程,設計讓學生想方法將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搬到紙上,為學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創造的通道,可以激勵學生進行再創造的活動。同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用物體描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