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下冊)第34~3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操作和合情推理,經歷探索發(fā)現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的過程。
2.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兩根帶子)問:你認為哪根長?(學生說說)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到底哪根長呢?(讓學生上臺演示)
2.提問:你是怎樣比的呀?(學生說出比的方法)紅帶子比黃帶子長出多少呢?你能把紅帶子長出的部分剪下來嗎?(學生剪一剪) ·
3.小結方法:要知道兩根帶子誰長誰短,只要把它們對齊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板書:比一比)
[評析:由比較兩根帶子的長短這一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入新課。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通過 “對齊”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下面運用“排一排”比多少的方法作了鋪墊。]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動手排一排,比較多少。
(課件出示例1)提問:哪種花片抓得多?(紅花片多)多多少個呢?
(1)同桌一人數出13個紅花片,另一人數出8個藍花片。先討論:怎樣擺可以一下子就清楚地看出紅花片多幾個?然后兩人合作在桌面上擺一擺。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讓一組學生合作擺在紙上)
(3)組織交流:讓擺在紙上的學生拿上臺展示。
讓學生說說擺的方法。(一個一個對齊排)
提問:紅花片多幾個可以看出來了嗎?這5個就是紅花片比藍花片多的個數,還能怎么說?(藍花片比紅花片少的個數)
(4)小結:我們把兩種花片一個一個對齊排一排,就能一下子看出紅花片比藍花片多5個,也就是藍花片比紅花片少5個。(板書:排一排)
紅花片比藍花片多5個,就是藍花片比紅花片少5個,都是指紅花片和藍花片相差5個。(板書:相差)
[評析:這一教學片斷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感知“一一對應”這一數學思想的基礎上,直觀地找出誰比誰多,多多少,體會“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中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2.學生游戲,感悟算法。
(1)每人自己抓一把花片,和同桌比一比,誰抓得多?多幾個?(學生游戲,指定一組交流)
(2)讓兩個不同桌的學生比一比:你抓了幾個?你呢?誰抓得多?多幾個?(學生回答)
提問:沒見你們放在一起排一排啊,你們是怎么知道多的個數的?(學生說出減法算式,教師板書)指著算式說說各部分的意思。
小結方法:只要從個數多的花片數里面去掉個數少的花片數,剩下的就是這兩種花片相差的數,也就是多幾個或少幾個。(板書:算一算)
[評析: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認識到有時不需要再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一巧妙的設計自然引導學生想到要用“計算”的方法解決這類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理解悟出了計算方法,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3.運用算法,解決問題。
提問:對剛才小明小紅抓的花片,你能用算一算的方法求出紅花片比藍花片多多少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