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實踐活動,校內校外都有好老師——一 一年級上學期《外面的世界》語文實踐活動案例
設計思路:1、一年級識字才剛開始,興趣先導是關鍵。創造性改編教材“從沒用的報紙、廣告、或說明書剪下自己新認識的10個字。”為“參加實踐活動,在生活中識字。”
2、組織學生開展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拓寬學生的識字范圍,促進其樂學、會學,多學。
3、構建由校外、校內語文老師、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的學習模式,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課內、課外雙渠道學習的幫助。
4、創造性地補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材---------“我們的生活地區”,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外面世界處處有語文,在生活中處處可以運用識字方法學語文。
學習內容:
1、創造性補充教材“丁丁的生活地區”為“我們的生活地區”
2、創造性地改編教材“從報刊廣告說明書上新認識十個字”,為“參加生活實踐,在校外語文老師的指導下小組自主認識文字(保底10個字)”擴展學生的認字范圍。
3、丁丁的金鑰匙:我們可以從哪兒識字,在外面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4、用識字的方法自主認字:讓學生自己認字,讀字,互教互學。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構建校外語文老師指導學習小組的識字模式,使學生掌握一至兩種識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識字。
情感目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實踐活動與課堂結合,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語文,體驗識字的樂趣。
教學平臺: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上節課,我們一起給自己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到外面看世界,跟字娃娃交朋友。老師和你們的校外媽媽老師聯系過了,知道假日里他們都帶領你們開展了旅游活動,大家玩得開心嗎?
生:好開心,到外面去好好玩。
生:外面的世界真大呀!好多我以前沒有看見過的景物呀!
生:我希望能多幾次到外面去走走,去看看。
師:小朋友都把答案寫在臉上了。我猜大家的活動一定都很精彩,對不對?那我們就快快進行我們這節課約好的活動,快樂旅行——外面的世界,出發了……律動:“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進入活動會場)
二、錄像展示活動精彩片斷
1、樂當導游,介紹外面的世界。
師:老師今天帶來的教學百寶袋里都有大家活動的精彩鏡頭哦,小朋友想不想看?要是有人當導游,我們的旅游會知道得更多,對不對!
(播放課件:隊員們在假日期間,由校外媽媽老師帶領到捷龍超市、衙口海邊、施瑯將軍紀念館、石獅人民廣場、石獅鴛鴦池公園等游玩精彩片斷)
(出示向導旗)激勵五個小組的代表輪流就錄像展示的活動現場對全班小朋友進行講解,大家親身體驗旅游活動,述說所見所聞也來得自然與流暢。
教師分發向導旗做紀念:鼓勵每個小組的同學在以后的活動中每個成員都積極爭當導游的角色,把自己知道的與大家一起分享,讓向導旗一直在大家群中流傳。
2、暢談旅游見聞,活動目的顯著
師:從小朋友烏溜溜的眼珠子里老師看出了小朋友還有話想說,對不對?還有誰要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旅游的開心事呀?
生: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大海,水多得數不清。太多太多了。
生:我們看到了施瑯將軍威風的塑像,有八米多高呀,看的時候都要把頭抬得好高,好高,才能把他的全身看完。……
生:這次旅游活動,我們把很多字娃娃帶回家。
師:是嗎?還帶字娃娃回家呀,你們都用些什么辦法識字呀?
生:媽媽老師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