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激趣 妙體驗 悟生成——蘇教版第二冊8小松樹和大松樹(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三)自學品悟,學習第三段。
過渡:小松樹演得這么好,大家都有資格當小松樹。大松樹該怎樣表演呢?大松樹(學生回答“沒有回答”)它會想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引導孩子明白大松樹沒有回答是因為心胸寬闊不和小松樹斤斤計較。)
( 課件出示小松樹得意洋洋的表情。)
師:大松樹不和小松樹計較,我們來看看小松樹的表情變化。(表情由得意到慚愧的低下頭)出示詞語“慚愧”,理解“慚愧”。可以換詞理解,聯系第六課蘑菇該獎給誰中詞語“難為情”理解。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什么時候你覺得慚愧?
師:小松樹剛才還很得意,可現在慚愧的低下了頭,為什么它有這么大的轉變呢?(因為風伯伯教育了它)
師:自己讀讀風伯伯的話,看看讀懂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尊重個性化閱讀體驗,自己先讀品悟,再同桌互談感受,交流閱讀感受】
師:孩子你們讀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話來說。理解“托”的意思,加動作理解。
師:哦,老師也明白了,原來小松樹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它托起來的呀!你還想對小松樹說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延伸:風伯伯的話說得這么有道理,難怪小松樹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知錯就改就是個好孩子,老師這兒也有一句話送給你們。
(課件“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在第一范文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習與做人聯系在一起,使學習所得進行延伸,這時候的學習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學習內化成一種行為習慣甚至品德。】
師:來演一演風伯伯。風伯伯說這些話是教育小松樹,注意加上動作“摸”(聯系生活實際,長輩們對你們說話時候很親切,和藹可親,邊說邊撫摸著你們的頭,找感覺,邊讀邊演。)
五、回歸整體,朗讀全文。
師:下面我們來給這個童話故事配音。(出示flash動畫)孩子朗讀全文。分角色朗讀,男生當風伯伯,女生當小松樹。
師:真棒!你們都是小小配音師。
延伸:小松樹慚愧的低下頭,接下來會怎么做呢?咱們下節課還得接著往下編故事,演課本劇呢!
六、觀察結構,指導書寫。
“ 松、托、孩、 呢”
1,出示生字,觀察結構,比較異同。(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自己想辦法識記:“松”字可以編故事: 一個老公公靠在木頭上。“托”字提手旁加毛字少一橫;“孩”字換偏旁識記 ;“呢”換偏旁識記。
3,師范寫,生輸空,再描紅。
七、板書設計
8 小松樹和大松樹
大松樹貼圖 山頂小松樹貼圖
得意
慚愧
大松樹 大山貼圖
【教學反思】:
一、注重“以學生為本”。針對低年級孩子好表演,對直觀事物興趣濃厚的特點。巧妙的設計了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在教學中運用直觀松樹大山貼圖等,調動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化難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