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第八冊 第六課 《風景如畫》教學參考
教 學 目 標1.音樂對大自然的描繪可謂美不勝收,它把人們引入豐富的想象之中。我們能從《森林的歌聲》、《蔭中鳥》的樂曲聲中聽辨各種小動物、各種鳥鳴叫聲等,以體驗這種描繪功能,從中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并嘗試一下用各種表現方法與手段,描繪以郊游為內容的自由命題音樂編創活動。
2.在欣賞《森林的歌聲》過程中,記憶各段主題曲調的順序,提高音樂記憶力。
3.在演唱《小溪流水響叮咚》、《茨黎花》時盡情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及其借景抒情表達對祖國、對黨的熱愛。在學唱《茨黎花》的過程中,掌握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
4.繼續進行選擇結束音的練習和豎笛吹奏練習。
教 學 內 容
聆聽《森林的歌聲》 教學基本要求
1.標題導入。
設問:森林的歌聲來自哪里?
是孩子們的歌聲?還是什么歌聲?
請你想像一下?
2.要知道答案,請聽器樂合奏《森林的歌聲》。
3.討論:有多少動物在歌唱?有幾種主奏樂器?試試你的耳朵靈敏度。
4.復聽《森林的歌聲》。
要求:看著教材中的三段譜例,①、②、③把樂曲的結構按順序排列記錄下來。
5.交流聽后的感受。
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環保意識,保護森林資源。
6.試試我們也來創作自己的“森林音樂”,可以自由結合制作音響,表現風景如畫的大森林。
聆聽《蔭中鳥》 教學基本要求
1.音響直接導入。
欣賞《蔭中鳥》中間部分的片斷(各種鳥鳴聲的片斷),以激發聽全曲的欲望。
設問:你聽到什么動物鳴叫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揭題:笛子獨奏《蔭中鳥》。
這是抒發作者對大自然的歌頌,對生活熱愛之情。
3.聆聽《蔭中鳥》。要求聽完后,說說你的想象及樂曲所描繪的畫面。你聽到多少種鳥在鳴叫?你能模仿嗎?
4.設問:你回憶一下,還聽過哪首樂曲中出現過鳥鳴的形象?
[三年級(上)《空山鳥語》,三年級(下)《森林中的杜鵑》……]
小結:森林是大自然的資源,有森林就有各種動物。我們要保護森林保護大自然的生態。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地球,也是為了人類生存、愛護自己。
表演《小溪流水響叮咚》 教學基本要求
1.聯想導入:我們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隨父母去旅游,在田野、山谷一定見到小溪流水,尤其是山谷中的小溪流水。你聯想一下他們的歌聲,請你模仿一下:
2.朗讀《小溪流水響叮咚》歌詞,要有感情、有詩意。以擬人化的第一人稱角色來朗誦。
3.根據歌詞詞意,畫一幅簡筆圖,幾筆勾畫,這幅圖要有意境。有興趣的下課再加工。(學生在作畫時,教師播放歌曲錄音二~三次,并巡視學生的作畫,挑選優秀的作品。)
4.展示一、二幅優秀的畫,并由作者(學生)自己講解作品,尤其是借景抒情對人民對祖國的一片愛心。
5.歌曲范唱(學生在作畫時聽過幾次,已基本熟悉)。
6.學唱歌曲:
(1)用2/4拍指揮圖式學唱曲調。學唱時在教師指導下,可分為兩部分學唱,先學唱第一樂段,其中第11小節可以改為,這樣就避開切分奏(切分節奏在五年級學,因此在這里不必講)。第二樂段的學唱,注意弱起,用指揮圖式學唱,就能迎刃而解。在學唱曲調時,教師要隨時提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畫面構圖有意境地、有想像地唱曲調,句段分明,形象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