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一年級音樂下冊第八單元夏天的池塘教案
教學準備
夏之夜內容的有關多媒體課件、民族樂器多媒體課件、螢火蟲頭飾、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欣賞民樂合奏《夏之夜》
1、整體欣賞,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描述夏夜景色,說說夏天的夜晚大家都會干些什么,并說說在夏夜的心情。
2、再次欣賞《夏之夜》,并播放有關多媒體課件,試著說說你聽出是什么樂器在演奏嗎?樂曲分幾部分,(aba’)情緒呢?
3、 師邊結合相應民族樂器課件邊介紹樂曲內容。
4、 完整欣賞樂曲,感受生活的美好。
5、 課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畫一幅夏夜圖。
二、學唱《螢火蟲》
1、 師:夏天,池塘里有美麗的荷花妹妹,池塘邊有婀娜的柳樹姐姐,聽,誰也來湊熱鬧了?
2、 謎語導入:“有只小飛蟲,白天不愛動,夜晚要出門,自己打燈籠。”說說螢火蟲發光的奧妙。
3、 隨音樂旋律律動,感受三拍子韻律。
4、 用手勢隨音樂劃出表現旋律高低起伏的線條,形象感受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的姿態。
5、 歌曲范唱,讓學生感受夏夜的美和螢火蟲在夜幕下提著小燈籠忽閃忽閃飛來飛去的可愛樣子。
6、 學生用lu哼唱,然后代入歌詞用整體聽唱法學歌曲,說說歌曲中有無相似旋律。
7、 分組唱,男生唱,女生唱……
8、 讓學生用肢體語言來表現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的樣子。
三、欣賞《小蜻蜓》《知了》
1、 師:上堂課,老師讓小朋友想想夏天的池塘里、池塘邊還會有誰呢?學生回答。
2、 欣賞《小蜻蜓》,說說歌曲情緒、是幾拍子的。
3、 隨歌曲用打擊樂器或身勢動作伴奏。
4、 欣賞《知了》,學習x . x節奏,隨歌曲演唱。
四、課外拓展:
讓學生課外去搜集其他民族樂器的資料,初步感受中國人了不起,我們的民族了不起!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 欣賞鋼琴獨奏《青蛙合唱》
2. 學唱歌曲《愛唱什么歌》
3. 音樂游戲《亮火子蟲》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進一步加深,并初步學會從大自然中發現美。
2.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愛唱什么歌》;通過歌詞創編活動,創造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3.參與《青蛙合唱》的欣賞活動后,學生對音的高低、音色的認識更為明晰,對音高、音色在表現音樂形象時所起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4.學生在做二聲部節奏練習時不亂喊叫,懂得與同伴協作。
5 .通過音樂游戲《亮火子蟲》,讓學生感受音樂以及休止符,加強口與手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地聽辨音的高低,感受音樂形象;創編順暢的、與曲譜相吻合的歌詞。
教學過程
1.律動,感受音的高低
隨音樂做《高人走,矮人走》的律動。引導學生了解高音和低音可以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如:高音可表現小動物、小朋友等;低音可表現大的動物、老人等。
2.欣賞《青蛙合唱》
a.初聽,感受兩只青蛙的形象(大青蛙、小青蛙)
b.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音樂形象(大青蛙趴著、小青蛙蹦跳)
c.二部節奏練習
大青蛙 x —| 0 0 | x — | 0 0 | x x | x 0 0 ||
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