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教學過程】
課前要求教師收集許多相關音像資料,組織學生分為四個組:"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韋伯與莎拉•布萊曼--音樂劇、莎拉•布萊曼與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莎拉•布萊曼與《告別時刻》等不同主題收集有關資料。
1、欣賞歌曲《告別時刻》
(1)播放歌曲《告別時刻》--莎拉•布萊曼獨唱。
提問:歌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你最喜歡哪個部分?
(2)分析歌曲的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音樂旋律低回婉轉(zhuǎn),節(jié)奏有張有弛,似乎是在低聲地訴說,表達了留戀之情。第二部分音樂旋律高亢、明亮,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莎拉•布萊曼與《告別時刻》
1996年,德國拳王亨利•馬斯克即將告別拳壇。為此,他特別邀請他最喜愛的女歌手莎拉•布萊曼在告別會上演唱歌曲。莎拉•布萊曼接受這個光榮的委托之后,再有她挑選了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定與原唱者波切利合唱。然而,在這場1996年11月舉行的拳賽中,亨利竟意外地落敗。當他登臺謝幕,《time to say goodbye》動人的旋律同時響起,令巔峰不再、黯然落敗的拳王潸然淚下,聞者莫不動容。
此曲又名《永相隨》,被bbc選為為戴安娜王妃葬禮上主題音樂的歌曲,由莎拉•布萊曼獨唱,震撼了全世界。
3、了解"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
莎拉•布萊曼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國倫敦,3歲開始學跳芭蕾舞,18歲時加入舞團并已由她擔任主唱。莎拉•布萊曼21歲的時候,首度參加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音樂劇演出,嶄露頭角。
欣賞《貓》中片段--回憶。
4、韋伯與莎拉•布萊曼--音樂劇
1981年,莎拉•布萊曼首度參加了韋伯的音樂劇《貓》的演出,不過,韋伯第一次注意到她那縹緲細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鶯》里。其間,莎拉•布萊曼成功詮釋了《安魂曲》中的女高音,她同時因為這個演出獲得葛來美獎"最佳古典新藝人"提名。1986年,倫敦的"女王陛下劇院"推出了堪稱本世紀最著名音樂劇之一的作品《歌劇魅影》,莎拉•布萊曼主演了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女主角克莉絲汀,這個演出將她的演藝生涯推上了第一個高峰,被drama desk大獎提名為最佳女演員,奠定了其世界級著名音樂家的地位。
欣賞《歌劇魅影》中片段--《愿你再次出現(xiàn)》。
5、莎拉•布萊曼與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
(1)莎拉•布萊曼與歌王卡雷拉斯:1996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莎拉•布萊曼受邀與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拉雷拉斯同臺演唱閉幕主題曲《永遠的朋友》。
欣賞《永遠的朋友》。
(2)莎拉•布萊曼與多明戈:1985年,她擔任韋伯古典音樂《安魂曲》的首演及錄音,與她一同擔綱的男主唱則是當今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她同時因為這個演出獲得葛來美獎"最佳古典新藝人"的提名。
欣賞《安魂曲》。
(3)莎拉•布萊曼與波切利:1996年德國拳王亨利•馬斯克告別拳壇,莎拉•布萊曼與波切利合唱歌曲《告別時刻》。
欣賞歌曲《告別時刻》--莎拉•布萊曼與波切利的二重唱。
5、隨音樂哼唱歌曲的主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歌《同一首歌》
【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