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第二、三課時教學實錄及反思
作者:中國參考資料網
我們要播灑捍衛和平的信念 還是要世襲歷史的血腥仇恨
——《狼牙山五壯士》第二、三課時教學實錄及反思
引子: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戰爭題材故事”,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但是,對于這樣的戰爭題材到底該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到底是要在孩子的心田播種仇恨的種子?還是應該澆灌捍衛和平的信念?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狼牙山五壯士》。老師先提一個小小的測試題,知道的同學請你舉手示意,不許出聲。
(我環視一周,待同學們都聚精會神的側耳傾聽時……)
師:你能說出狼牙山五壯士的偉大名字嗎?
(
學生紛紛舉起小手,有的折著指頭數著英雄的名字,情不自禁的發出輕微的聲響,打破了課堂的寧靜。還有幾個同學把指頭折來折去,緊皺眉頭,看樣子是遇上麻煩了。)
師:我知道大多數同學都記住了五個壯士的名字,但是也有個別同學可能只記住了其中的兩三個,是嗎?讀書我們一定要學會抓主要信息,如果學了《狼牙山五壯士》,人家問我們狼牙山五壯士是誰,都答不上來,豈不是太遺憾嗎?
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們中華民族鐵骨錚錚的英雄,我們不但要清楚他們的英雄事跡,而且要永遠記住這五位英雄的偉大名字。
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上黑板來板書五位英雄的名字,其他同學請以最認真的態度在自己的課堂學習筆記本上書寫五位英雄的名字。
(黑板上學生的字挺漂亮,但是葛振林的“葛”與“振”寫不上來。正在抓耳撓腮的時候,臺下不少同學開始“我我我”的躍躍欲試,我請了一個舉手示意的同學上臺訂正。)
師:好!下面老師來當一回連長,請五個男同學扮演五壯士。在連隊轉移之前,連長肯定要集合部隊下達命令。下面開始集合。
馬寶玉!(我突然提高嗓門以軍人嚴肅的口氣大聲點名。同學們精神為之一振。)
生:到!(“馬寶玉”嚇了一跳,其他同學則哈哈大笑。)
師:(走過去握著他的手說)別忘了你現在是班長,是壯士呢!明白了嗎?
生:(點點頭)
師:馬寶玉!
生:到!(該學生聲音異常的響亮,有幾個調皮的男同學忍不住暗暗竊笑。我稍做停頓,把目光落在這幾個孩子的臉上,然后繼續……)
師:葛振林!
生:到!
師:宋學義!
生:到!
師:胡德林!
生:到!
師:胡福才!
生:到!
(學生回答的聲音一個比一個響亮,一個比一個有氣勢。但課堂里再也沒有同學的臉上掛著笑容。剛才還輕松隨意的課堂立刻升騰起嚴肅的氛圍。)
師:!同志們!敵人又將對我根據地發動新一輪的大掃蕩,雖然一個月來我們堅持游擊戰爭,成功的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是敵人并不甘心失敗,這一次敵人集聚了兩千多鬼子,企圖將我軍一網打盡。面對來勢洶洶的數倍于我的鬼子,為了保護老百姓和保存戰斗力,連隊決定暫時向龍王廟轉移,避開敵人的主力。今天交給你們一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掩護部隊轉移。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生:有!有!有!請連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孩子們開始變得興奮緊張起來,戰爭的硝煙似乎在課堂開始彌漫。)
師:同學們,你們還真有點壯士的風采。給“壯士們”鼓掌。
面對連長的信任和重托,面對來勢洶洶的大批鬼子,五壯士毫不猶豫的接收了掩護任務。戰斗的結果如何呢?
生:完成掩護任務后,五壯士英勇跳崖了。
生:完成掩護任務后,他們沒有退路,就毫不猶豫的跳下懸崖。
生:在彈盡糧絕的時候,五壯士跳崖自盡了。
師:誒!等一下,“自盡”這個詞用在這里,老師感覺好像有點不對勁。大家說說看。
生:我也感覺有點不恰當,好像有點自殺的味道。難道說五壯士的“跳崖”是自殺?
師:對呀!五壯士的英勇跳崖怎么會是集體自殺呢?
生:“自盡”用在敵人身上還差不多,不能用在五壯士身上。
生:我覺得沒什么不可以,“自盡”就是自殺的意思,五壯士已經沒有退路了,只有跳崖自盡,否則就會落到敵人的手里,那會死得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