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語2A教學反思匯總
單 元反 思 內(nèi) 容 2A Unit1 本單元句型Where do you live?是個難點,常有學生會把這句話誤說成Where do you live in?與I live in Shanghai.混淆在一起。介詞in的用法是一個難點,所以在新句子出現(xiàn)時,馬上把以上兩個句子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并通過反復的機械操練加深印象。 新授結(jié)束后,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旅游者的活動。一方面復習句型,另一方面還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課堂氣氛。隨著活動的深入,學生不但會說一些常見地名,了解我國一些城市的名勝古跡,還能把新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使英語的生活性和交際性在本單元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課后我還嘗試讓一些來自外省市的學生,帶上他們在家鄉(xiāng)拍攝的照片,給全班同學做介紹,這樣做激發(fā)學生用英語與人交際的欲望,培養(yǎng)他們交際的信心和膽量。應鼓勵學生走出校門,讓他們在特定的語境中嘗試用所學英語和人交際,一旦成功能使學生喜不自禁,促使他們信心百倍地將英語說得更好。 2A Unit2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合作的好壞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單元從觀看日常生活的一段錄像開始,這種引入方式有效地接近老師與學生間的距離,也使學生對接著要學的東西有所期待。本單元所教的句型:May I have...?及單詞hot dog和pizza,而其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喜歡的事物及想得到的東西。在教授單詞時,多媒體將錄像、錄音、照片及動畫融為一體,充分發(fā)揮了它的優(yōu)勢。為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從一開始看日常生活錄像,到看很多有趣的圖片,再到最后的閱讀練習都借助多媒體的直觀形象。此外,這一單元中游戲與活動的設計也將新授內(nèi)容和已學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如利用已學過的兒歌來操練本單元中新授單詞:Pizza,pizza,pizza,a round pizza.而在教授另一單詞hot dog時,我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一定的視覺刺激,再引出單詞hot dog。最后需要提及的是針對低年級學生學習英語時間短、積累少、不能大量輸出語言的情況,主要是老師在課堂上多向?qū)W生輸入語言,讓學生多聽,多看。在這一單元的ask answer中我的提問并沒有局限于學生所學內(nèi)容,而是以一些有效的形體語言作為輔助,向?qū)W生提出各種問題。如問學生Do you like to eat...? 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you want?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拓展語言的信息量。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言,所以本單元中我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大量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情景中掌握、運用語言,以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2A Unit3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愛喜“I like to...”。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我用替換單詞,拓展句子的方式把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在使用英語時,學習英語。 我通過多媒體把生活場景帶進課堂,為學生摸擬了一個公園的場景。通過有聲有色的活動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材料“play”,“run”,“I like to play.”此外鼓勵學生在看了迪斯尼的VCD后模仿人物的言行,這樣既可縮短課堂和實際生活的距離,又使教學在生活中得到擴大和延伸,并用所學語言發(fā)展個性與特長。 我還采用游戲,兒歌,歌曲等手段,圍繞重點,反復操練,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動態(tài)的過程中自然地掌握新授內(nèi)容。 針對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在語言活動中運用競爭手段,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通過競賽活動,鼓勵學生超越自我。在學生初步學會表達自己喜好時,通過兩個簡單的調(diào)查“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和“What do you like?”學生們既充分運用新授句型,又結(jié)合以前所學過的語言點各抒己見,使他們樂中學,學中樂。 2A Unit4 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是學習交通工具,及問答句How do you go to ...? I / We go to... by...這一組教學內(nèi)容互為因果,互相補充。問句和答句是單詞的有效操練形式,而單詞的教學也為問句的擴充和深化提供了條件。因此本單元的設計應該努力體現(xiàn)語言的實用性。 對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城市和地點的名稱,并且有了一定的方位觀念,此外還學過一些交通工具的名稱,如car,bus等。因此在這一單元的設計中,我利用學生已知的交通工具和地點名稱,讓他們自主選擇適當?shù)脑~匯,完成句子,進行語言操練,在實際的情景交流中表達自己的想法,目的就是為了在實踐中學語言。 在本單元的反饋操練中,我讓學生模擬辦一個旅行社,讓他們通過談話來了解游客的需要,并為游客設計旅游線路。這樣做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十分喜愛。情景教學不但是語言的操練形式,更是一種語言實踐的過程,在教學中一定要用好用活。 2A Unit5 小學低年級英語學習側(cè)重于聽、說,也就是側(cè)重于理解和表達。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都是學生能理解的知識。我將Unit 5 Crossing the road教學內(nèi)容化為說的游戲,聽的游戲,動的游戲,演的游戲。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在說說,玩玩,演演,動動中學習英語。一、說的游戲:在本節(jié)課的復習舊知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英語單詞配對游戲,二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不僅要會讀單詞,還要會拼背單詞。但拼背單詞比較枯燥,我采用此類游戲為單詞的背誦增添了新鮮感。又如對話環(huán)節(jié),因平時課堂中都采用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對話,沒有輪到的學生思想比較不集中,容易在旁講廢話。這次我采用對話接龍的游戲,因接龍的對象會隨時站起來提問,學生一開小差就會錯過,所以每個學生都全神貫注,達到了口語訓練目的。在新授red light、yellow light、green light時,我自編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并讓學生兩兩相對利用小型紅綠燈卡片合說兒歌,既層層遞進操練了句型,又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我選用《看看誰的反應快》這一游戲,要求學生和老師同時出示紅綠燈卡片,并說一說,如學生和老師拿出的卡片相同,則被淘汰。這一游戲既鞏固新知,又訓練了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二、聽的游戲:在新課引入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聽猜的游戲,讓學生聽聽日常生活中各個場所的聲音,猜猜身處何處,這樣既考查了學生對于日常生活是否關注,又達到自然過渡到新授內(nèi)容的目的。三、動的游戲: 在新授stop、wait、go單詞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看紅綠燈卡片,說一說、做一做。學生通過做動作來親身體驗三個單詞的意思,并訓練了他們的反應能力。四、演的游戲:在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Who is the best driver?游戲情境,讓學生通過扮演紅綠燈、各種車輛司機來進行游戲活動。在活動中,學生不僅通過說來鞏固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還通過演明確了各項交通規(guī)則,并適時進行了生命教育。 游戲教學符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實施中,游戲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但游戲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跟教師的設計有著很大的關系。只要教師把握游戲的特點,大膽實踐,積極反思,游戲教學的實效肯定能夠提高,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亮點。 2A Unit6 本單元的語言重點是圍繞著圣誕節(jié)展開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圣誕節(jié)家中濃厚的節(jié)日場景,學生被營造的氣氛感染,仿佛置身于節(jié)日之中。此時,根據(jù)屏幕上呈現(xiàn)的場景,我設計了一些針對性的問題:What do you see? Where is the star?等等,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復習并鞏固已學單詞(bell, star, tree, on, in),同時引出新單詞under。隨后在操練時,運用傳統(tǒng)的“蚊子咬我”游戲,讓學生兩人一組,在說說、玩玩、做做中理解掌握under的意義和讀音。在把操練活動進入理解運用時,除了讓學生造詞組擴充詞匯外,還將已學過的介詞on,in融入其中。聽說訓練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手段,而這兩項恰好又往往是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學習了Put...under...后,利用比賽,造句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通過親身參與,親手設計裝飾,在合作中嘗試用所學語言介紹設計作用,從而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讓他們對西方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2A Unit7 培養(yǎng)小學生說英語的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單元的教學圍繞雪人的主題,通過描述雪人,做雪人、裝飾雪人,聽有關雪人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英語的能力。 孩子們都知道冬天會下雪,但在上海近幾年較少見雪。本單元的教學首先通過觀看錄像使學生對冬天和雪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樣,孩子們就能自然地運用所學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通過圖片等直觀教具,讓學生描述雪人,如The snowman is ... It has... It can... There is / are... The snowman lives in winter. I like the snowman. 培養(yǎng)學生說一段話的能力。在引起學生對雪人的興趣及喜愛之后,發(fā)給他們制雪人的材料,讓其自由選擇并用英語講述做雪人的過程。在課堂中學生動手制作,合作互助,過了一把“堆雪人”癮。這一活動富有情趣,給了學生很大的發(fā)揮空間,他們積極參與,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Task-based learning就是要學生在活動進行中開展學習,這是牛津英語教學的特色之一。通過活動使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通過活動也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使語言學習做到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jié)合。最后我通過雪孩子救出小白兔而融化自己的動人故事,讓學生學習雪孩子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也是德育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 2A Unit8 本單元的教學要點是要讓學生學會用句型“I like... I don't like...”來表達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顏色、食品、季節(jié)等,并初步掌握購物時的英語表達方法:I need... 教授 I like... I don't like... 時應該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語言情境中,運用交際手段學習和掌握。如何設計和使用好這類教學活動,一直是老師所要思考的問題。本單元教案的設計力求體現(xiàn)牛津教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收到了甚佳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不乏“購物”的體驗。利用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情景、師生交流和小組活動,讓學生對所學語言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先以一個母親的角色,通過帶孩子去逛商場,激起他們主動獲取相關信息的動機,接著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學生輕松自然地學習語言,最后以為爺爺購買生日禮物為話題,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我在教學中既有課文內(nèi)容,也有特定情景,還有自由模擬情景。三個場合的對話練習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學生的參與面很廣,學習的任務也能較好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