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6篇
準備分糖了,我不想傷每個小朋友的心,我分給小朋友每人一塊糖,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他指著我的糖對我說:“老師,我要2.”我笑著對他說,要2個對不對,他笑了:從這時我決定我一定要讓他學會更多的語言。一年下來,我發現他進步了很多,相信他會越來越好的。
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的學習空間。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否則教育的結果會收效甚微,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時,首先我們讓家長了解我們感恩教育的內容,把活動方案告知家長,統一認識,使家長了解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請家長為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給孩子布置的關于感恩的活動,需要在家里完成的,鼓勵家長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以反饋信或表揚信的形式或利用家園聯系冊等形式反映給我們,我們再把這些好的材料宣揚給孩子,讓孩子及時得到表揚和鼓勵,強化他們的行為。家長對此活動也非常支持。同時我們還開辟了“家園聯系欄”、“家長留言”,讓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發現有什么好的方法、做法、成功經驗,及時張貼在我們的留言板上,我們會擇優錄用。這樣上下一條心,使我們的感恩教育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
在游戲中滲透感恩教育,幼兒的感恩教育也體現在游戲中,我國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各種知識都可以從游戲中得來”, 教師應善于觀察每個幼兒,挖掘每個幼兒的閃光點,給予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得到肯定。有意識的組織一些活動,使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長處,盡量安排一些團結協作的活動內容,如:《運球比賽》、《拍球接力》等活動,從而使幼兒對同伴有個較為客觀的認識。使幼兒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小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
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禮貌待人,主動交往,友好協商,謙讓合作的技能。如:在游戲區內進行《開醫院》這個游戲時,孩子們非常有秩序的進行著各種活動,“病人”在得到了“醫生”的幫助后,會很自覺的向“醫生”道謝,“醫生”也會很認真的給“病人”看病,這個游戲培養了孩子禮貌待人、主動交往、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質。室外活動時,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一起活動,或給小班幼兒講故事,做體操動作示范、大班的孩子還主動教小班、中班的孩子玩球、玩呼啦圈、跳繩等,培養大班幼兒的責任感,培養幼兒間的友誼,養成樂于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使幼兒知道自己幫助了別人,同時自己心里也感到了快樂
老師 給我貼個五角星
在班內對孩子少批評多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個孩子叫張小昆,這個孩子很調皮,也很聰明。但是卻常常惹事,不是把這個小朋友打哭了,就是把那個小朋友惹惱了,小朋友經常來告狀,我用了不少方法就是不管用,他就是不服管,你說他,他老是昂著頭,不當一會事,真是很頭疼。
當有一天下午,上課前我拿了一張紙是紅色的,要準備活動時用的五角星,當我剪了一個,張小昆立刻圍上來說:“老師,你在干什么?”“我在剪五角星呀,剪五角星給最棒的小朋友,給最聽話的小朋友。”他不說話了,我一看,他對五角星這么感興趣,忽然靈機一動,就問:“你是不是也想做最聽話的孩子?”他使勁點了點頭說:“是的。”我一聽心里真高興,又說:“那你今天表現好了,老師第一個先給你貼上五角星好嗎?”他抬起頭說:“真的嗎?老師,我表現好了你也給我貼個五角星吧!””我說:“好的”他高興的回到座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