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魅力豐富明天的個性
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育人活動,是關注人性的發展,關注人的個性的發展,實際上就是教師與學生雙方個性的相互吸引、相互影響、相互發展的過程。教師個性色彩越鮮明,學生個性的可塑性就越大;教師教學個性越明顯,學生張揚個性、勇于創新的能動性就越強。由此看來,弘揚教師的教育個性,是發掘學科個性、塑造學生個性、營造學校個性的關鍵。
有什么樣的語文教師就有什么樣的語文教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來自有個性的語文教師。語文教師的個性既是他個人的一種魅力,又是他的教學素質、教學境界的一種必然要求。
下面我就詩歌自主課程教學的體會,來談談教師個性魅力對學生個性塑造的影響
詩歌是作者用豐富的感情、鮮明的節奏、和諧精煉的語言以描繪形象、反映生活的富于創造性的文學樣式。詩為心聲,是詩人對生活個性化認識的強烈宣泄。對詩人思想的理解、對詩歌美的欣賞,無疑也是讀者個性展示的過程。
如何展示讀者(學生)的個性?老師的個性引導最為關鍵。富于情調、抑揚頓挫的授課語言,有利于創設寬松的語文教學環境。學生喜歡聽有個性教師的語文課。教師授課的藝術集中表現在富于變化、跌宕起伏的授課語言的運用。要富有個性和進入角色,既通俗又有情調。將范讀作為主旋律,融單調、表情、姿態、手勢為一體,將自己體驗到的情感傳遞給學生,進行心靈的接觸,以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課堂情感效應。教師神情隨著教材的環境變化而變化,隨時讓學生進入你的教學意境中去,欲罷而不能。
詩歌的欣賞與寫作應以詩歌的朗誦為基礎。因為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朗讀,大者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匯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另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語言模式”和“情感模式”,形成自己的詩文風格。在這個啟蒙階段,教師的朗誦個性對學生的影響意義深遠。比如葉挺《囚歌》一詩: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平調)(冷眼相看)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平調)
一個聲音高叫著:(↗曲調)(嘲諷)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曲調(誘惑)
我渴望自由,(→)(莊嚴)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調)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ā{)(蔑視、憤慨、反擊)
我希望有一天(→平調)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揚)(語意未完)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降調)(毫不猶豫)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ā嫡{)(沉著、堅毅、充滿自信)
教師通過朗誦,融入角色,調動情感,對學生的聽覺、視覺,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了大震蕩。
再比如朗誦《黃河頌》,要有一瀉萬里的寬闊胸襟,要有九曲連環的音韻柔情,要有力劈南北的雄偉氣勢。教師示范,學生模仿體會、揣摩練習。再重點指導: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別。 2、“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黃河的氣勢。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經過訓練,同學們由衷地說:聽了老師的聲音,才知道什么是“美”的聲音;聽了名家的朗誦,才知道聲音能代表一個“活生生的人”;聽了美的聲音,才知道聲音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學生在讀誦的過程中,體會老師對作品的處理,模仿老師的朗誦風格,結和自己的聲音特色和對作品的理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朗誦風格。
通過朗誦訓練,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匯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學生形成了自己的“語言模式”和“情感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詩文風格。發自他們的心田的一首首小詩,或秀麗或粗朗,或長或短,透著非凡的靈氣,超凡的想象,不同凡響的構思,有些還透出令人驚羨的深沉,出人料想的成熟.“時間老人把“青春”二字送給我們,/于是生命中就有了花的芬芳、雨的朦朧。/在思念泛濫的季節,/珍重地把它們寫入日記,/讓雪的晶瑩化作對青春的贊美,/化作心中的那份圣潔。”“你不再徘徊,/等待了整整一個嚴冬,/蓄積了整整一腔熱血,/就為人生的浪花在此時噴發.”“夜正長/雨正精神/我的眼睛/放射出黎明的曙光/斜斜的雨歌/織就了詩人的天空”。
崇尚個性,抒寫自我,勇于創新,構成了新課標下學生作文的生命和靈魂。 讓學生自由命題,寫自己興趣的內容;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就能誘發學生寫作的沖動。教師要告訴學生:一個自然的景物,一件細微的小事,一個稍閃即逝的念頭,甚至是一個頷首的微笑,一縷淡淡的情思,都是寫作的導火線;只要你善于觀察,富于聯想,都能呼之欲出,激發出寫作的靈感。有個學生在體會中談到:“詩的細小的翅膀,盡在我們懷里撲騰。它什么時候才能到廣闊的天空里遨游?有一段時期,我的詩情像是山洪爆發,不分方向的亂沖。那就是我最早寫詩的那一個日子生命受到了一種偉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我指間散作繽紛的花雨。我那時,也沒有什么顧慮,心頭郁積,就付托腕底,胡亂地給寫了上去。救命似的迫切,哪里顧得上什么美不美。”“ 我們不用以死來表達對詩忠愛,我們只需在詩中尋找歡樂的語言!”
通過具體的教學我們可以充分肯定,教師作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其教育個性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將產生直接的或潛移默化的影響。
個性化的種子已灑遍求知的原野,教育的春天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