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全冊2
師:誰來說一下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線?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書中插圖《中央紅軍長征路線圖》,選一學困生回答)
生:瑞金――四道封鎖線――搶占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穿過大草地――陜北吳起鎮――甘肅會寧。
師:這位同學說得對不對?
生:對!(掌聲鼓勵)
師:(掛出提前制作好的留有空缺地點和路線的長征路線圖,同時準備毛筆、紅墨水)
誰來在這張圖上畫出紅軍長征路線?
(請一位尚未舉手的同學繪圖)
師:(生畫完后)請同學們看一下,這位同學畫得對不對?如果不完整,由誰上來補充一下?
生:(搶著補充)
師:現在對了,下去以后同學們一定要記住紅軍長征的路線。下面我們再來觀察紅軍長征路線圖,同學們能不能說一下,紅軍長征途中經過了多少個省份?
生:(對照地圖回答)江西、廣西、廣東、湖南、貴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肅、陜西。
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補充說明)還有青海、西藏和福建。另外,紅軍還到過青海,對于紅軍西路軍在青海的悲壯斗爭,我已經事先布置同學們深入村民中去了解,并到西寧東南郊的西路軍紀念館去參觀采訪。下面就請同學們介紹一下。
(兩三位同學介紹,師生共同補充)
師:同學們講得很精彩。在長征途中紅軍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成為黨和紅軍歷史上的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有誰知道?
生:(搶著回答)遵義會議。
師:(投影遵義會議的圖片,講解遵義會議的重要性)同學們,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是反映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你們知道嗎?
生:知道,是毛澤東的《七律•長征》。
師:投影毛澤東的《七律•長征》。
生:(放《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錄音)在背景音樂中齊聲朗讀《七律•長征》。
師:毛澤東的詩中包含著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的一些大山大河,你能指出來嗎?
生:岷山、金沙江、大渡河。
師:補充五嶺山、烏蒙山、湘江等。我想同學們一定看過電視劇《長征》,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同學們聽完歌曲以后,談談你對紅軍長征的認識。(播放歌曲《十送紅軍》,讓同學們輕聲伴唱)
生:(聽完后各抒己見)
師:(突出“長征精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實現過程與方法目標)
3.反思探究,感悟歷史知識
1..材料1 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岡山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4%,景區內擁有各種植物3800多種。
材料2 (井岡山)反動力量薄弱。這里還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黨的組織基礎,并且留有一定數量的農民自衛軍。
——《中國現代史》
材料3 “上山(井岡山)之后,毛澤東還提出:紅軍要嚴格執行‘行動聽指揮, 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的三大紀律和‘上門板,捆稻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的六項注意。”
——《中國現代史》
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解答毛澤東當初選擇井岡山作為根據地的原因。
(2)請你進一步解答工農革命軍能夠在井岡山站穩腳跟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