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全冊2
(3)每一項取評委的平均分。
4.展示競賽活動過程。
(在學生發言匯報時同步播放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資料性課件)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對所分配的歷史專題進行逐一介紹;
第一小組,介紹舊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發展的線索;
第二小組,介紹五四運動發生、發展的有關情況;
第三小組,介紹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歷史意義;
第四小組,中國共產黨與近代中國其他政黨的不同之處;
第五小組,簡單介紹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
(2)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講述歷史故事。
(3)各小組派四名代表針對本課提問(按組輪換,分四輪),部分問題教師可做簡要點撥、釋疑。
(4)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在主持人主持下進行兩輪搶答。
(5)播放影片《開天辟地》,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談觀后感(影評)。
(6)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談五四精神。
5.評委公布各組的最終分數,評選出優秀小組前三名,并選出展示活動最佳表現者3人,進行物質獎勵或精神鼓勵。
6.學生代表總結本課題線索,談學習感受。
7.教師總結性發言。(實現過程與能力目標)
3.反思探究,感悟歷史知識
材料: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即巴黎和會)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已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道。希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北京全體學界通電》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運動中學生的激憤心情?
(2)運動前后期,其重心和斗爭形式及斗爭主力分別有什么變化?
(3)這一運動的結果如何?有什么標志性意義?
(4)從以上運動中,你受到什么啟示?
(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小結:請同學看老師的小結歌謠,多媒體出示歌詞如下:
一九一四起,
拒絕和約不簽字。
徹底反帝反封建,
新民主(主)義革命始。中共“一大”開會議,
一九二一在上海。
書記選為陳獨秀,
中共誕生開天地。
作業:
①知識接龍。
②課后作業:追尋一大代表的人生足跡。
a.八個組以每個組為單位提問題讓其他的組回答,如果正確,得分并可以繼續提問,否則取消資格,其他組的同學繼續提問,循環往復。最終算出各組的總分。排出名次,表揚先進組,激勵后進組。
b.讓學生注意那些脫黨、叛黨的人物,寫出感想
四,教學反思
本課題的教學設計在教師對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準確把握的基礎上,確定了合適的教學三維目標,采用小組自主學習、成果展示這一教學組織形式,通過充分的師生課前準備,在課堂上經過小組學習專題匯報、講述歷史故事、質疑能力表現、問題自由競答、現場影評、暢談五四精神等步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最后,讓學生暢談小組學習感受,讓學生總結課題內容與基本線索,自始至終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只起課前指導、課中點撥的作用。閱讀書籍、介紹內容、推薦書目和預習整理下一課線索的作業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課改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