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學案) 工業化的起步: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一汽”在全國、全省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回答:50年來,“一汽”的確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領軍人物”和世界汽車工業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一汽”建在吉林,是歷史的選擇;吉林擁有“一汽”,更是吉林的財富。
從“一汽”發展的光輝歷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它給吉林人民帶來了喜悅與激動、自豪與榮耀。而“一汽”注重效率、永爭第一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已經化作吉林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同學們在感受這種精神的同時也能用這種精神激勵自己,為祖國、為家鄉建設出力。
對家鄉汽車工業發展的展望
教師引導:那么,如何使中國的汽車工業走出低谷,在進口車與國產車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在黨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規劃中”仍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為其中重要基地之一的我們的家鄉長春,在xx年長春市汽車工業經濟整體下滑的不利情況下,作為規劃開局之年,xx年長春將如何破解汽車產業發展的難題,長春的汽車工業將何去何從?未來的長春汽車行業將如何促進其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同學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教師講述:同學們的建議都很好,xx年12月28日,“長春汽車行業協會年會”上,全市汽車行業的代表一同尋找著答案。
根據本課所學,聯系現實,啟發學生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學以致用。
思索提高:
課后思考題:你知道長春的工業都有哪些?你能為家鄉發展獻力獻策嗎?就讓我們展望一下長春的明天吧!
學生分析汽車工業走入低谷的原因:
1、 價格問題。
2、 燃料上漲。
3、 保養、維修費用。
4、 交通擁堵。
5、 進口車有其物美價廉的優勢。
學生回答:擴路、擴大汽車連鎖規模、開發研制經濟實惠且耗油較低的車型等等。
學生觀看屏幕:1、長春市汽車零部件將進入美國市場;2、五年后長春市汽車產業將達3000億;3、汽車產業開發區每年都要“長”;4、重點發展“環保車”;5、全力打造零部件出口基地。
學生引發討論,有贊同意見也有自己的看法。
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可以將問題簡單化,便于初中學生對專業問題的理解。這符合初而學生的認知特點。
雖與專家的意見相比學生的分析都是比較表層化,想法也很簡單,但卻可以看出他們在動腦思考,想去為國家富強、家鄉發展解決一些問題,這就是一個進步。
在中學時代培養學生愛國、愛家鄉的情懷對于中國民族的振興有著深遠意義。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教師講述:隨著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民主政治建設也在加緊進行。接下來我們有請第四小組的同學為我們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引導學生從新聞報道及教材中回答以下問題:
1、 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性質是什么?
2、 我國堅持誰專政?
3、 憲法規定我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引申思考:
可聯系政治學科進行思考: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什么?
第四小組:現場新聞報道──《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記者: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聞直通車”欄目。現在是北京時間1954年9月28日,歷時14天的新中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中南海即將閉幕。本次大會,全國的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請跟隨我們的鏡頭到現場去看看。(播放資料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