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學案) 工業化的起步:
記者:我們在現場了解到,此次大會的一項重要議題就是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們來采訪一位代表。這位同志您好,請問您是哪個省份的人民代表?
人大代表:我是吉林人。
記者:哦,原來是家鄉來的,太好了!您能就此次頒布的憲法給我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嗎?
人大代表:好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民主法制觀念也在加強。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如果沒有一部符合民意的憲法是不利于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這部憲法在頒布前就已經廣泛地征求了人民群眾的意見,本會期間也有近1.5億人民參加討論,提出了118萬條修改和補充意見。根據這些意見,大會又對憲法草案進行了認真的修改。應該說它非常充分地表達了我們人民的意志。
記者:那么,這部憲法的內容都會有哪些呢?
人大代表:憲法中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記者:非常感謝您的介紹。觀眾朋友們,看來,這應該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感謝您的收看,下期活動再見。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會演劇、書法,可以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出現,給學生提供可以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臺。
通過指導學生播放資料片,有助于使學生感受當時的場景、氛圍,從而加深對教材難點的理解。
通過設置問題的層層深入,使學生認識到“憲法的性質是社會主義類型”的真正含義,從而化解教學難點。
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看得出,每個小組都是精心準備,為我們大家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相信大家會有所獲益和提高。接下來我們再回顧一下本課的內容。(依據幻燈片進行講述)。建國后中國經濟的振興不僅僅包括“工業上的起步”,還有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通過這些措施,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知識回顧,在整節課中由于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所以對于知識點的把握較輕松較準確。
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下堂課的預習。要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認識到這就是建國后人們常說的經濟上的“一化三改”,三大改造結束之后,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在整節課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完成新的教學內容的學習,簡化了知識難度。并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附一:(第一小組)歷史短劇:“探索”
地點:中南海會客廳
時間:1952年
人物:毛澤東、周恩來
道具:桌子、椅子、茶壺、茶碗
毛澤東:恩來啊,還記得49年七屆二中全會結束后我們離開西柏坡時說的話嗎?
周恩來:主席,當然記得了,當初您說咱們是要進京趕考去,我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啊!
毛澤東:對呀,當時我就說我們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現在看來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嘛。你說對不對?
周恩來:當然了,新中國已經成立了,我國已經獨立自主。抗美援朝的戰局趨于穩定,和談在主要問題上已經達成協議,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不久可望結束;但是美帝國主義仍對我政權虎視眈眈;經過這三年的經濟恢復,我國的國民經濟也得到了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毛澤東:是呀,建國后我國的確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我國這個農業國已經跟不上世界的發展嘍,你看過這份報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