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課本劇教學實驗
有了一個適合演出的劇本,再將劇本打印下發給學生,不僅使學生有一種參與成功的成就感,進一步調動了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熟悉了劇本內容和不同人物角色的任務。這就為課堂課本劇的教學演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下面請看定型后的 《新文化運動》課本劇劇本。
歷史(8年級上冊第9課)《新文化運動》課本劇劇本
人物表
主要角色: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由四位男生擔綱)
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學各一飾)
畫外音(一女生朗誦)
參加聚會的青年朋友(全體同學飾)
開場白:(老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舉行一個別開生面的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就是“新文化運動”。為此,老師特地給同學們請來了幾位最尊貴的客人。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光臨。
幕啟:
(扮演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的四位同學上場,全體同學起立鼓掌歡迎)
陳、李、胡、魯:(站成一排,面向全體同學,以手撫胸,鞠躬施禮)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陳獨秀:(上前一步)我是陳獨秀,《青年雜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創辦的。請各位記住我的大名,謝謝!
李大釗:我叫李大釗,歡迎各位青年朋友光臨本次聚會。本人由于宣傳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后來被北洋軍閥政府殺害,但我永遠和大家在一起。
胡 適:鄙人姓胡,單名一個“適”字,酷愛文學。新文學形式改革的初步設想就是我提出來的。
魯 迅:我嘛,原名周樹人,筆名叫魯迅,人稱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中國文學革命的先驅者之一。
李大釗:哈哈,今天我們大家難得一聚,咱們還是討論討論新文化運動進行的情況吧。來,各位請坐下談。
陳、胡、魯:這個話題甚好!
(全體落座)
魯 迅:獨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見識廣博,論談精辟。還是您先談吧。您可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對、對,樹人兄說得是。
陳獨秀:好,那我就不謙讓了。現在呀,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我們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各位聽說了沒有?
李大釗:聽說了,真是荒誕之至!
胡 適:我也有所耳聞,這種說法實在是對國家大事無知的表現!
魯 迅:(舉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帶氣憤的)我看,這是某些人別有用心,想破壞我們新文化運動向前發展的謬論!
陳獨秀:我看,咱們有必要在民眾當中澄清一下這個問題。今天,在我們面前坐了這么多熱心新文化運動的青年朋友,我想請他們一起來討論關于新文化運動到底是怎樣發生的,怎么樣?(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魯:好!
陳獨秀:(站起來,面向全體同學,拱手作禮)各位同道,(雙手攤開)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吧。只有這樣,某些人的信口開河才能不攻自破。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第一段和這一段下面的藍框字。(坐下)
(全體同學朗讀、完畢)
胡 適:(站起身,面向全體同學)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新文化運動并非是我們幾個人憑空造出來的,那么,現在我要問大家:開展新文化運動有沒有必要呢?(全體同學回答:非常有必要!)好,現在我來考考大家,你們當中有誰知道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什么?
青年甲:(舉手回答)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陳獨秀先生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的誕生。)
胡 適:非常正確!(落座)
李大釗:(站起身,面向全體同學)各位青年朋友,新文化運動舉起了“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大旗,向著封建專制進行沖擊,可是,你們知道“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