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
第9課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①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標志、內容;列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論著;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②通過引導學生對新文化運動歷史背景、作用與影響的分析,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于歷史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過程與方法①設計多種類型的問題,注重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思考中理解和評價歷史現象。②分組學導,加強學生合作交流。③設計課后延伸內容,讓學生收集更多信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搜集材料,加深對新文化運動的認識,同時感受當時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如何肩負歷史使命,沖擊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從而激發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教學思路重點、難點的突破與解決①重點:a.新文化運動的內容。b.新文化運動的意義。②處理方法:a.組織學生討論,加深理解新文化運動基本內容的內涵;b.引導學生聯系所學知識,小組討論得出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和作用,即其歷史意義,論從史出。③難點:進步的知識分子為什么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④處理方法:由淺入深,層層設疑,引導學生討論。課前導學①查找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的相關資料;②準備“袁世凱祭孔”歷史丑劇;③作歷史小報;④自制投影片。教育滲透①閱讀提供的《新青年》雜志文言文、白話文的材料,提高語文閱讀能力。②將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與社會現實聯系,進行自我教育,如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反對癡迷練習者,樹立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世界觀。●○板書設計第9課 新文化運動●○教學資料①投影②歷史學習網站:中國歷史教與學、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天地③《中學歷史教學》.1—2 《XX年高考歷史綜合復習導航》第一部分歷史專題講座——李棟山編④《胡適散文集》(林吶、徐柏容、鄭法清主編 百花文藝出版社XX年版)⑤《對歷史的宏觀思考》(丁偉志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XX年版)⑥《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北師大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組編 中華書局1977年出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 復習已學過的內容我們已學習了《辛亥革命》,誰能做今天的復習小導師,帶領大家復習一下?自制復習題,爭做小導師同組或異組的同學補充、訂正調動學生情緒若有必要教師可補充。小導師表現出色則加星兩顆,基本完成任務加星1顆,進行補充的同學加星鼓勵。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新文化運動》,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開啟新課的大門?板書課題:第9課新文化運動各小組爭相導入新課導入方案:①聯系已學知識: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并不滿足于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位,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在中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②使用投影:《〈青年雜志〉封面》或“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圖片,結合課前提示導入。如學生能自行導入新課,教師要予以鼓勵,酌情加星。根據課前了解,學生若準備不足,教師則還可引導學生回顧——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的思想主張和實際行動,認識到辛亥革命以后,一部分進步的知識分子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探索中國的前途,導入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