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
學習新課關于新文化運動誰能講一講它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興起的?學生分組自學,競相講述:(根據教材,大部分學生能分析到背景)中華民國建立后,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受到知識階層,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而袁世凱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規定“民國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目的是實現獨裁和專制,于是新舊思潮發生激烈沖突。此外,還有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①有的組將新舊思潮的沖突加以表演。②有的組可能分析社會背景更深刻:政治上——辛亥革命失敗后,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針對學生所說,提出“孔子之道”是指什么?打出投影——“袁世凱《大總統祭圣告令》的有關內容”接著提出:為什么袁世凱認為倡導孔子之道就能實現獨裁和專制?教師評價:同學們分析得很精彩,說明大家對中國文化思想掌握得比較準確。閱讀投影片提供的材料,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推薦一名同學做代表,陳述觀點,能認識到袁世凱作為統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封建主義的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等等說教,從而為突破難點做鋪墊。主要圍繞儒家學說是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尊孔就是復古,袁世凱倡導尊孔就是要恢復封建社會的政治、禮教和道德,實現個人獨裁和專制。經濟上——中國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中國實行民主政治,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尊孔復古為民主知識分子所不能容忍。無論學生從哪個角度分析,都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分組的作用。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體現出合作學習。如不完整,同組或不同組同學進行補充。教師注意引導。面對以袁世凱為首的國內外反動勢力掀起的文化逆流,中國該往何處去?一些進步知識分子從總結辛亥革命的經驗教訓著手思考,認為以往救國斗爭之所以屢遭失敗,中國國民隔岸觀火是根本原因。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根本改造國民性,由此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板書)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誰能告訴大家書中講述了哪些問題?自學回答:①興起的標志是19xx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②代表人物有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③新文化運動高舉兩面大旗——民主與科學。④主要陣地——《新青年》。⑤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列舉知識點,難度較小,可讓學習相對一般的同學回答,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根據學生回答的結果板書。學生總結知識點后,提出:為什么《青年雜志》的創辦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哪個組的同學能迅速討論把結果告訴大家?我看有很多同學收集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的資料,誰來說一說他們在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活動?學生在談到胡適時,可在此時解決課后的“活動與探究”。教師接著打出胡適文章《貞操問題》的部分段落。非常感謝各位同學的精彩回答,由于大家的精心準備,讓我們了解了陳獨秀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許多事情。那么,他們所主張的“四提倡、四反對”具體是指什么?哪個組的同學能來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