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課本劇教學實驗
青年乙:謝謝先生賜教。
陳獨秀:各位同道朋友,現在,俄國工人階級發動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這對我們中國的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來說真是新世紀的曙光,我們要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大力促進我們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大家以為如何?(全體同學:好、很好!)
李大釗:哈哈,我正在撰寫宣傳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文章《庶民的勝利》,我還要寫一篇《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這兩篇論文是姊妹篇。我要高聲頌揚十月革命,大力宣傳十月革命。(激動得站起身,來回踱步)我要說(高聲朗誦)“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部分同學插言:說得好,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陳獨秀,魯迅也站起身)
陳獨秀:聽說大釗先生要在北京創辦革命刊物《每周評論》,這真是好極了!算我一份。這樣我們南有《新青年》,北有《每周評論》,南北呼應,東西輻射,不僅擴大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而且一定會鼓動更多中國的先進分子用馬克思主義作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民,將中國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緊握李大釗的手)
魯 迅:(上前一步,搭右手于陳李二人握著的手上)愿我們能夠如愿以償的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歷史使命!
胡 適:(站起身,右手握拳于右肩右前方)對,還有我們的文學革命!
(定型)
(全體同學熱烈鼓掌)
畫外音:(一女生高聲地有感情朗誦)中國新文化運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第二,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全體同學:(起立朗誦)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當學習和繼承新文化運動先驅者們那種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學習的精神,將民主和科學的兩面大旗舉得更高更高!我們作為未來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參與者,應當學習和繼承他們那種敏銳的政治眼光、為維護祖國的進步,積極創造新事物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將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現代化的強大國家!
──劇終
這樣一個課本劇的編寫成功,得力于師生的共同努力,是老師和同學的心血結晶。它通過各種不同人物角色的臺詞,將課文內容有機、有序、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同學們面前。因此,它倍受同學們珍惜,也因此,同學們的演出熱情高漲。主要“角色”為了入戲,他們在一起多次討論、排練人物的聲調和神態。全班學生還瞞著老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一場預演,據說預演還比較成功。由于準備充足,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在《新文化運動》課本劇教學實驗的公開課上,同學們很快就進入了各自的角色狀態。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配合與學生之間的配合都非常默契。實驗一路順風,結果大大超出了筆者的預期效果。課后,聽課老師們認為:《新文化運動》課本劇教學的實驗,基本達到了本文教材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為實施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個案 。從這個個案當中,可以看到不僅本文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示,知識點生動化的得到了鞏固,而且僵枯艱深的教學難點也能夠變得鮮活起來,且輕而易舉的被解決。我們的很多歷史課文都可以采用課本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學生也說:“這樣一來,拉近了我們和這些名人、偉人之間的距離,我們對這些歷史人物不僅不再陌生,而且印象深刻。我們熟悉了他們當然就對他們親近了,并且對他們油然而生敬佩崇拜之情。總之,我們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