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學設計
2、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通過回憶細菌和真菌的危害,提出問題: 是不是所有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是絕對的有害而無利呢?
2. 結合你們收集的資料和生活經驗,說一說他們對人類有哪些好處呢?
對學生回答做總結,導入新課。(板書題目第二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傾聽問題,齊聲否定。
回答細菌和真菌對人類的作用:如可以釀酒、制造食品、制藥、凈化污水、利用它們進行冶金等。
過渡句:正如剛才同學所說,細菌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板書)
1.提問:利用他們制作食品時,主要根據什么原理呢?
2.對學生的暗示給予表揚,肯定食品的制作與發酵有關。
(一)演示發酵實驗(板書)
1.詢問各組“發酵實驗”的完成情況。
2.選一組作代表到前邊展示實驗過程、現象及結論。
3.結合實驗,提出問題:
l 根據你們的推測,氣球內充的是哪種氣體?
l 這種氣體是怎么產生的?
4.肯定同學的回答,講述酵母菌體內有多種酶,能夠將糖類分解成葡萄糖,在無氧的條件下,會發生下面的反應,(出示flash,其中一種生成物是未知的,)讓同學描述反應過程。
5.請同學打開氣球聞一聞,另一種物質是什么?
6.用課件展示發酵原理反應式:
7. 詢問各組實驗都成功了嗎?
引導同學分析實驗失敗原因,同時對勇于承認失敗的同學提出表揚,并激勵其他同學學習他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8.提出問題:同學知道利用發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嗎?
9.出示面包,提出問題:
l 老師帶來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們很松軟,里邊有很多小孔,為什么?
吃一口面包沒有酒的味道,這又是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
馬上聯想到課前做的發酵實驗,有些同學舉起了發酵實驗裝置向老師暗示。
各組組長舉起裝置示意,表示課下已完成了“發酵實驗”。
用powerpoint課件展示。
小組討論、回答
l 氣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l 酵母菌分解糖時產生的。
觀看、思索、回答
酵母菌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種物質。
打開,聞有酒味,肯定產生的另一種物質是酒精。
觀看,記憶。
如有未成功的組,他們講述實驗過程和結果,其它組同學幫助分析原因。
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制酒,利用多種霉菌制醬油,利用酵母菌制面包和饅頭。
學以致用:
l 制作饅頭或面包時,酵母菌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膨大松軟。
面團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過程中揮發了,所以沒有酒味。
過渡句:我國南方有著悠久的自制甜酒的歷史,甜酒的制作依據的就是發酵的原理。
(二)制作甜酒(板書)
課前,第二小組已經為我們精心制作了味美醇香的甜酒,下面請他們組給我們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