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旋轉》教學設計
【多媒體展示】:
在圖中,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efgh邊長相等,這個圖案可以看作是哪個“基本圖案”通過旋轉得到的.
注:、各小組代表使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小組作品。
生:可以看做是正方形abcd繞點o旋轉45°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abc繞點o分別旋轉45°,90°,135°,180°,225°前后所有圖形共同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aob繞點o分別旋轉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所有圖形共同組成的。 .
師:同學們集體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讓我們再來看大屏幕。
【多媒體展示】隨堂練習:
本圖案可以看做是一個菱形通過幾次旋轉得到的?每次旋轉了多少度?
注: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全班進行交流,實現生生互評。
生:本圖案可以看做是一個菱形通過5次旋轉得到的,每次旋轉了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
【多媒體展示
c
a
b
d
e
m
】試一試如圖,正方形abcd中,e是ad上一點,
將△cde逆時針旋轉后得到△cbm.如連接em,
那么△cem是怎樣的三角形?
注:學生先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再請他們使用實物投影儀與全班同學交流,做到生生互評。
第五環節 回顧反思,深化提高
師:⑴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⑵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生: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了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了我們的審美能力,增強我們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第六環節 分層作業,促進發展
a類:課本習題3.4第1,2,3題;觀察你周圍的生活實際,再尋找幾個利用旋轉的例子;
b類:課本習題3 .4第2題;在網上收集一些用旋轉制作的漂亮圖案,再試著用今天學到的旋轉知識自己設計一個漂亮的圖案。
c類:課本習題3 .4第2題;用學過的有關對稱、平移、旋轉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班徽,并要求用簡練的語言說明所設計班徽的含義。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力圖誘導思維,探索研究,遵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采用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旋律。讓學生觀察、操作、探索和交流,使學生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一定的創新意識。以觀察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核心的宗旨。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的能力。
旋轉概念的形成過程及旋轉性質得到的過程是本節的重點,所以本節突出概念形成過程和性質探究過程的教學,首先列舉學生熟悉的例子,從生活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本質,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后歸納,然后提出注意問題,幫助學生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征,再引導學生運用概念并及時反饋。同時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著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從運動、變化的角度看問題,向學生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附:
《3.生活中的旋轉》預習提綱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