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下文學常識總結
二十五、《有的人》
5. 選自《臧克家詩選》,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
6. 一種人是指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一種人是指那些為著千百萬人民的利益,不屈不撓地英勇斗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
7. 詩的每一節(jié)都用對比手法來寫,對比的不是個人,而是兩個階級,兩種不同價值的人。每一節(jié)都是先反后正,這樣對比烘托,把正面的襯得更高,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從而使主題更突出。
8. 這首詩紀念魯迅,主要不是介紹魯迅的生平,追記魯迅的業(yè)績并作評價,而是對比議論兩種不同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特別提出如何對待人民群眾的 問題,從而提煉出深刻的哲理,啟示我們?yōu)槎鄶?shù)人去活,才活得有價值。
第六單元
二十六、《悼念瑪麗.居里》
3. 選自《愛因斯坦文集》,本文是愛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在紐約羅里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上的演講。
4. 開頭提出中心論點:贊揚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第二部分具體闡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和熱忱;第三部分是結論,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的現(xiàn)實意義,希望歐洲知識分子為了歐洲的未來向居里夫人學習。
二十七、《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3. 作者左拉,法國作家。莫泊桑,法國著名小說家,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成名作《羊脂球》。
4. 左拉以法蘭西文學的名義,贊揚莫泊桑的文學天才,肯定他的文學成就,并在褒貶對比中精辟論述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滿懷敬意地預言莫泊桑將與他的作品一樣獲得永生。
二十八、《在聯(lián)邦德國海姆佗市市長接見儀式上的答詞》
4. 選自《演講與口才》。公劉,當代詩人。這篇講演巧借有關海姆佗市的一則民間故事,通過虛揚和花衣吹笛人攀談的情節(jié),指出了聯(lián)邦德國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表達了對海姆佗市市長及其同僚以及對德國人民真誠的贊美之情。
5. 構思巧妙,生動幽默是本文的顯著特色。
6. 聯(lián)邦德國存在的社會問題是不少德國青年“只顧個人輕松快活”,不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導致“兒童越來越少了,人口結構也出現(xiàn)了老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