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與總結復習資料
(一)小石潭記:
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并稱“韓柳”。作品豐富,有《柳河東集》《永州八記》等留存。
一、一詞多義
1.可:(1)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
(2)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2.從:(1)介詞,自。(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隨。(隸而從者)
3.清:(1)清澈。(水尤清冽)
(2)凄清。(以其境過清)
4.差:(1)長短不一。(參差披拂)
(2)交錯。(其岸勢犬牙差互)
5.見:(1)通“現”出現。(下見小潭)
(2)看見,動詞。(明滅可見)
6.樂:(1)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心樂之)
(2)逗樂。(似與游者相樂)
7.以:(1)連詞,因為。(以其境過清)
(2)表承接。(卷石底以出)
(3)介詞,把。(全石以為底)
8.而:(1)不譯,表順接關系。(乃記之而去)
(2)不譯,表修飾關系。(隸而從者)
(3)不譯,表修飾關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動。(皆若空游無所依)
(2)游覽。(同游者)
10.環:(1)玉環。(如鳴佩環)
(2)環繞。(竹樹環合)
11.為:(1)把.....作為。(全石以為底)
(2)成為。(為巖)
二、古今異義
1.小生:古義:年輕人。
今義: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去: 古義:離開。(乃記之而去)
今義:往,去。
3、聞: 古義:聽到、聽聞。(聞水聲)
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居: 古義:停留。(不可久居)
今義:住。
5.可: 古義: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
今義:能愿動詞,可以。
6.布: 古義:映,顯現。
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許: 古義:用在數詞后表示約數,數目不確定,相當于現在用法的“來”、“上下”、“光景”、“左右”。 今義:允許、準許。
8.佁然:古義:呆呆的樣子,愣住的樣子。
今義:癡呆或深思的樣子。
9.清: 古義:凄清;冷清。
今義:清晰,清凈等
三、詞類活用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