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與總結(jié)復(fù)習(xí)資料
詞類活用
泉而茗者(“泉”“茗”都是名詞用作動詞,意為“用泉水煮”“喝茶”)
作則飛沙走礫(“飛”“走”都是使動用法,意為“使……飛”“使……走”)
課文重點內(nèi)容解析
《滿井游記》是一篇寫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筆調(diào)寫出北京近郊早春時節(jié)的秀美景色。本文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滿井游記》
白描的筆法和比喻的妙用
注: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zhì)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如寫水為“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筆法極為簡練,卻又明白如話。
《詩五首》
作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作大家熟知的有<靜夜思><秋浦歌><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等。
杜甫,字子美,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沉郁頓挫,真實的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詩史”的美稱,杜甫本人也被尊為“詩圣”。
岑參(715~770),江陵人。岑參現(xiàn)存詩360多首,其中以寫邊塞生活的詩最為出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是他在出塞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
龔自珍(1792~1841),號定庵,清代進步思想家和詩人。著有《定庵全集》全集。
通假字
珍羞(“羞”通“饈”,美味的食物)
直萬錢(“直”通“值”,價值)
《詩五首》:名句
《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行路難》: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解析:詩人通過描寫個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詩人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寬廣胸襟和濟世情懷,抒發(fā)了詩人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和對人類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行路難》“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深層含義:
解析:“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詩人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的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為我們后來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詩人的人格魅力和個性精神。
3.《己亥雜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以形象的語言表達了龔自珍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