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與總結復習資料
4)暮而歸:回來
2.謂:1)太守謂誰:是
2)太守自謂也:命名
3.臨: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座落于……
2)臨溪而漁:在……旁邊
二、古今異義
1.至于負者歌于途:古義:背 今義:負數
2.非絲非竹: 古義:管樂器 今義:竹子
3.四時之景不同: 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4.野芳發而幽香: 古義:開放 今義:散發
5.醉翁之意不在酒:古義:情趣 今義:意思
三、詞類活用
①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發:名詞作動詞,開放,散發。名詞作動詞
秀:名詞作動詞,植物開花結實。)
②山行六七里 (名詞作狀語,在山上)
③釀泉為酒 (名詞作動詞,用釀泉)
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名詞作狀語,像鳥兒的翅膀,)
⑤名之者誰 (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⑥自號曰醉翁也 (名詞用作動詞,取名)
⑦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動詞,以……為樂;
名詞,樂趣。)
⑧雜然而前陳者 (名詞作狀語,在前面)
1、字詞:
蔚然:茂盛的樣子。 臨:靠近。意:情趣。
霏:(山里)霧氣。暝:昏暗。 芳:香花。
佳木秀而繁陰:秀,滋長。 傴僂:老人。
提攜:小孩。 蔌:菜蔬。陳:擺開。
觥:酒杯,籌,酒籌。頹然:這里指醉態。
陰翳:這里指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
名之者誰:名,起名字。 太守謂誰:謂,是。
寓:寄托。 輒:就。
2、重點語句翻譯
(1)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譯: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座山峰中間飛淌下來,這就是釀泉。
(2)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象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釀泉上面,這就是醉翁亭。(臨,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間啊。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6)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譯: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
(7)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蒼老的容顏,雪白的頭發,醉醺醺地坐在人們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8)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呀!
(9)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游人們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呀。
(10)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