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資料
6.反復手法
有詞語的反復,如“有的人”在前面四個詩節中緊接反復;有句子的反復,如“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在第4、7詩節中間隔反復。這首詩運用反復的手法,充分抒寫了作者對兩種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感情,從而加強了詩的感染力。
7.形象的議論
這首詩紀念魯迅,主要不是介紹魯迅的生平,追記魯迅的業績并作評價,而是對比議論兩種不同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特別提出如何對待人民群眾的問題,從而提煉出深刻的哲理,啟示我們為多數人去活,才活得有價值。議論用語形象生動,如以“騎在人民頭上”與“俯下身子”表現對待人民群眾的兩種不同態度,以“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表現愿為人民作出最大犧牲的人生命長在,精神永存;以“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人民對獻身于人民的事業的人的擁戴。詩中“牛馬”“野草”等詞由于是從魯迅的語言和作品中引來,為廣大讀者所熟悉,讀到這些詞,讀者眼前又會浮現出魯迅先生的形象。詩貴形象,生動的形象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
8.作者簡介
臧克家(1905—),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自幼喜愛古詩和民歌。青少年時代生活在農村。目睹農民的苦難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這奠定了他以后詩歌創作的生活基礎。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接觸了新文學,開始新詩習作。1926年秋,到武漢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隨國民革命軍討伐反動軍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回到故鄉,不久因受反動派迫害,逃亡東北。1930年至1934年,在國立山東大學讀書期間,含憤苦吟,得到聞—多等的鼓勵?谷諔馉幈l后,臧克家奔赴前方,從事進步文化工作。1942年秋,到達重慶從事文學創作并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活動?箲饎倮,國民黨發動內戰,實行法西斯統治,臧克家寫了大量諷刺詩,配合了國民黨統治區人民反壓迫、爭民主的斗爭。解放后,先后任華北大學三 部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務。曾被選為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詩人的代表性詩篇,已收入《臧克家詩選》,回憶自己創作的有《詩與生活》,談自己詩歌創作的有《甘苦寸心知》,另有,《臧克家散文小說集》。XX年1月20日由中國詩歌學會主辦的首屆“中國詩人獎”在北京頒獎;臧克家獲得“中國詩人獎——終生成就獎”。評委會在授獎辭中稱他是在詩歌創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為我國新詩發展作出寶貴貢獻的20世紀杰出的大詩人。
9.臧克家談《有的人》的寫作
關于《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這首短詩,是我1949年到北京之后,為了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寫的。那一天,我去瞻仰了魯迅故居,看到了他文章里談到的棗樹,他的“老虎尾巴”也親眼目睹了。對著這遺跡,想念魯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
我沒有見過魯迅,他在上;顒拥臅r期,我正在青島大學讀書。1935年夏天,在青島遇到蕭軍同志,他希望我給魯迅寫寫信,把地址開給了我。但我沒寫。那時,我在臨清中學教書,信件檢查,特務搗亂。我的《烙印》《罪惡的黑手》兩本詩集,給魯迅寄了,他寫在了日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