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資料
寫作?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寫作素材
寫作短文講了兩個問題: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學會從搜集到的寫作素材中提取有價值的寫作材料。
第—個問題,關鍵是要培養留心生活、注意觀察的習慣。
第二個問題,怎樣從寫作素材中提取有價值的寫作材料?對此短文作了明確的闡述,概括起來是兩點:根據中心表達的需要去提取;把那些真實新穎、生動典型、有積極意義的材料寫入文章。
作文題解、提示:
第一題:
寫作此題,有的同學或許會說:“我沒有什么積累的素材。”這些同學,可想:在你的生活中,你最關注什么,最喜愛什么?有沒有遇到什么難以忘懷的人物、場景、事件?你所關注的、喜愛的、讓你難以忘懷的,就是“積累”,其中必有可寫的素材。譬如,有些男生非常喜愛足球,他們在一起踢球、看球、評球。就有很多生活的積累。對這些積累的素材認真加以分析、取舍,選準一個角度。確定—個中心,就可以寫篇文章。
第二題:
寫作此題,有兩點提醒注意:
1.寫一個人物—天的生活,其實是一種“窺斑知豹”的手法:通過某人一天的生活的集中描述,來反映這個人物整個的生活面貌。
2.寫人物一天的生活,最忌寫成—筆流水賬。怎樣做到記敘生動、有詳有略,動筆前要好好構思。
第三題:
“一得”指題要小,但要小中見大,有意義、有價值,確實是自己的真切感受。
修改文章專題訓練
“想一想?做一做”參考答案:
第一題:使用時先引導學生了解命題的要求。然后讓他們快速默讀—兩遍,從整段考慮。抓住中心意思;接著揣摩全段文句,找出那兩個多余的句子;刪除后再復讀一遍,看全段文句是否順暢,中心意思是否突出。
參考答案:刪去“滿招損,謙受益”和“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因為這個語段的中心意思是“學習要刻苦勤奮,持之以恒”。而后半段插進這兩句引語,把意思轉到“虛心”的重要性上去了。刪改后,上下句連貫,中心意思顯得突出。
第二題:
使用時先讓學生明確題意是要求調整句序,內容的中心是說明灰塵的危害;然后指導學生先通讀全段,了解大意,再仔細閱讀,在句子的銜接上找毛病,發現跟上下句接得不妥當的句子,就做個記號,并考慮該放到段內何處。這樣揣摩兩三遍后,排出新的句序;再對新句序作復讀、調整(尤其要確定好整個語段的第1句),直到全段句序合理、句意連貫為止。
這種練習有利于訓練清晰的思路。如果估計學生完成本題有困難,教師可酌情補充—道稍易的題目,句子少幾個,錯誤明顯一點,作預備性練習。解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句子之間的關系和聯系。
參考答案:(1)—(2)—(3)—(5)—(4)—(6)—(7)—(9)—(8)—(10)
綜合實踐活動?社會熱點問題研討會
內容闡釋:
教材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闡述社會熱點產生的背景、原因及研究這些熱點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闡述研討社會熱點問題的基本方法、步驟及有關注意事項:
1.選好話題;
2.做好資料準備;
3.調適研討時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