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一生負責 第三框 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基本要求:
(1)首先是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教材p120要求中學生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就是要我們在家做好兒女、在校做好學生、在社區做好公民,能夠自覺遵紀守法。
提問:對“做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
①對自己負責就是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要做到:該做的做,不該做的堅決不做;該說得說,不該說的堅決不說;該看的看,不該看的堅決不看。
②具體地說:我們八年級學生要做到:
管住自己的嘴巴,上課不隨便說話,不吃零食,課后不講不文明的話等等;
管住自己的手,上課不做小動作,課后不亂扔紙、雜物等垃圾;
管住自己的腳,不踩草坪、花木,不去不該去的地方。
(2)是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有能力才能負責人。
根據教材p121的案例提問:
①徐宏源同學在火災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②徐宏源同學為什么能發揮這些作用?
③徐宏源同學的行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指出: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結果大相徑庭,根本原因就是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有差別的。因此,要真正能擔當責任,知識是基礎,能力是根本。進一步啟發學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現實社會給我們每個公民施展才藝、本領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這個舞臺上,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必須要有平時的功夫積累,對于我們在校的學生而言,目前的責任就是學好知識,增強責任意識,提高責任能力,為將來在社會中擔當更重要的責任夯實基礎。
(3)要對自己的一生負責。
①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寄語,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一生負責。
②根據教材p122的案例“六字真言”提問
問題:老族長的“六字?言”的寓意是什么?
30年前(年輕時):“不要怕”意味著要面對現實,勇敢地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勇于承擔責任;
30年后(中年時):“不要悔”,意味著歷經人生風雨,承受著正、反兩方面的責任,有得有失,得之不驕,失之不悔,保持平常心,幸福一生。
③啟發引導學生:
要對自己一生負責的真諦,就是要求我們要正確把握好現在和未來的聯系;今天的責任就意味著明天的果實;要收獲自己的未來,則必須現在就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作業布置:
請與父母、親朋好友或同學、老師一起,就自己在“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方面作一次訪談或評價,反觀自己,看是否存在不負責任或責任心不強的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