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本框第二目“誠信的智慧”,教材由兩難問題入手,引出誠信的具體要求是非常復雜的,強調對誠信的理解應與具體的情境結合起來。教材分析了誠實與隱私的關系,分析了“善意的謊言”,將誠信的核心歸結為善,引導學生與人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做誠信的人。
本目有三個活動可供選擇。
一是小健的兩難選擇。活動的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明白,對誠信的理解應與具體的情境結合起來,進行正確選擇。在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閱讀小健的故事;分析小健告訴老師實情可能產生的結果,分析小健履行對小奎的承諾會有什么結果;聯系實際說明自己會怎樣選擇,為什么這樣選擇。老師引導中要突出學生辨析、權衡、選擇的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二是辨析誠實與隱私的沖突。意在讓學生了解對人誠實與尊重隱私的關系,能夠在具體情境中處理好這對矛盾。在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辨析,盡量發表意見;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適當點撥、總結。
三是關于善意的謊言。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了解生活的復雜性,有時需要隱瞞事情的真相。在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閱讀醫生與病人的案例,并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討論醫生該不該告訴病人實情,病人有沒有權利知道自己的情況;討論醫生的“謊言”是否違反了醫德;點明什么是“善意的謊言”,“誠信的核心是善”。
二、教學準備
教師:與學生一起制定班級誠信之星的評比辦法。課件準備。
學生:觀察身邊的誠信或不誠信行為。自編有關誠信小品。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設計情境巧妙導入:如果你攜帶七樣東西上船,由于超重必須舍棄一種,在健康、財富、機敏、美貌、才學、榮譽、誠信中,你會選擇拋棄哪一個?為什么?
誠信比美貌可靠,比機敏憨厚,比金錢更具內涵,比榮譽更具時效性。讓我們做誠信的人(學生通過選擇和分析,做到溫故知新。充分認識誠信的重要性,從而引入課題《做誠信的人》)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七嘴八舌——感悟誠實帶來的快樂
提問:1、日常生活中,你曾遇到過“誠實的人”或“不誠實的人”嗎?請說說你與他們相處的感受?2、你做過哪些誠實的事?做完后心里感覺如何?
多媒體出示華盛頓與尼克松、克林頓的故事對比。
歸納:做誠實的人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做誠實的人自己感到輕松快樂。
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所以要做誠實的人,也就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即實事求是。
此環節讓學生談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的感受,進一步引導學生感悟誠實的快樂、可貴,堅持做誠實的人。
活動二:角色扮演——體驗誠信守則要求。
學生表演小品《開店》。
提問:1、小明家的酒店能有今天的紅火,真的是小明爸的功勞嗎?為什么?
2、小明爸的做法會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3、小品中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沖突?怎樣看待小明和媽媽的做法?
學生在觀看小品后,自主學習教材,然后小組討論。
歸納:在涉及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決不能為了一己私利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決不能因小失大;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小品中,小明和媽媽用他們的智慧阻止了他爸爸的違法行為,如果小明爸一意孤行,制造并出售假酒,小明應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做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