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2)課標的具體要求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二、本課內容結構及整體教學建議
1.本課內容結構
本課設計了兩個框的內容:“誠信是金”“做誠信的人”。
第一框 “誠信是金”
本框從“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入手,揭示了為人處事要講究誠信的道理,如果一個人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產生信任危機。接著,課文列舉了一個不講誠信的例子,進一步說明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他就難以立足于社會。本框的另一部分以“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為中心展開,首先說明“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為準則,接著提出了輕易承諾而不兌現是一種不良的品質,最后明確提出在做人方面沒有大事小事之分,在做大事的時候也要拘小節,把做事與做人有機統一起來。
第二框 “做誠信的人”
本框的第一部分講了“誠信守則”,通過事例說明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對人不誠實就會產生信任危機;接著說明了堅持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在涉及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發生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本框第二部分講了“誠信的智慧”,說明了雖然誠信的要求是確定的,但做到誠信的具體要求又是非常復雜的,對誠信的理解應與具體的情境結合起來;接著,通過辨析,課文分析了誠實與隱私的關系,分析了誠實中的“善意的謊言”;最后說明誠信的核心是善,只要一個人與人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就能做一個誠信的人。
2.總體教學建議
(1)課時安排
共2課時,每框1課時。
(2)課前準備
教師在課前準備有關誠信的文字材料備用,也可收集有關音像資料配合課堂教學使用;要求每一個學生就身邊的人和事選擇誠信與不誠信的事例各一則,在課內交流。
(3)教學理念
以動為主,以講為輔。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思考是本課教學的根本,教師的講解只是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點撥。
以正面引導為主,以反面警戒為輔。誠信與不誠信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教學中要緊緊抓住誠信的主旋律加以引導,以反面現象的分析為輔助。
以活動為抓手,以反思為目的。組織活動只是本課教學的途徑,教學并不在于追求形式上的轟轟烈烈,而是通過活動引起學生的反思,并內化為個人的品質。
(4)教學方法
本課活動性內容占主導,在教學中可結合活動的要求采取討論法、辯論法、角色體驗法、講故事法等,使教學過程既生動活潑,又充滿理性。
(5)社會實踐活動
為配合本單元主題探究活動的要求,本課的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學生以誠信為題,廣泛收集資料,包括到圖書館、書店收集相關的資料;走訪有關的成功人士,請他們談談誠信問題;設計有關的問卷進行調查;等等。
第一框“誠信是金”教案設計
一、從容說課
第一目“言而有信,一諾千金”。通過活動讓學生進入誠信主題,然后說明什么是誠信,守信的好處與失信的危害,由此揭示為人處事要講究誠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