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
在我國歷代的農民起義中提出了。“均貧富,等貴賤”
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代表作:《美國獨立宣言》說:“所有人生而平等,造物者給了他們不可奪的天賦權利。”
(以溫馨→祥和→關愛→平等→尊重展開話題)這句名言揭示了什么道理?——人生而平等。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你爭我辯”
環節 1:提出辯題(幻燈片展示:正方“人生而平等”反方“人生而不平等”)
環節 2:老師致開場白,宣布辯論開始(同學們,平等一直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也是社會發展的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人們對平等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的,在今天我們社會主義中國是否真正實現了人生而平等呢?)
環節3:正反雙方第一辯手陳述本方觀點(時間每方3分鐘)
環節4:正反雙方自由辨論
環節5:評委評選出“最佳辯手”和“最佳辯隊”(評委成員可以請有關的老師或者是學生)環節6:老師最后宣布辯論賽結果
通過這樣的辯論賽,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和語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 結:感謝,正反方各位辯手給我們帶來的這場激烈而非常精彩的辯論賽,可以看出同學們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
(幻燈片展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陳克杰案”)
使學生弄清楚“人生而不平等”和人作為不同個體間的貧富、生理、名譽、地位等差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引導學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上。
活動二:“七嘴八舌”
環節1:請你列舉人與人之間有哪些個體差異?
環節2:請你談談因個體的差異而可能產生的不良心理反應以及影響。
環節3:請你談談怎樣克服這些不良心理反應?
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小 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是存在著貧富、生理、名譽、地位、職業等等個體差異,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自卑或產生優越感。(幻燈片展示:馬嘉爵收審圖片)馬嘉爵就是不能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最后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幫助學生以正確的心態來看待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
相關鏈接
《巴黎圣母院》錄像片段
告訴學生,不管個體差異怎樣我們只要能有一顆善良的心,同樣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敬。
活動三:情境表演1
環節1:情境表演《王麗的故事》
環節2:請學生談談看后的感受
環節3: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哪些弱勢群體?
通過情境表演可以使學生對于弱勢群體生活狀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相關鏈接
幻燈片展示:①拖欠農民工資及相關的材料
②歧視婦女的相關材料
更能深刻的體會到“人人平等、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環節4: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這些弱勢群體?
激發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小 結:同學們,通過以上材料的了解我們知道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的弱勢人群,我們應當平等對待那些處于不利地的人,自覺維護他們的各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活動四:情景表演2
環節1:情境表演《一支鉛筆的故事》
環節2:請學生結合自己談談尊重他人或被他人尊重的經歷以及感受。
通過情景表演、讓學生體會到尊重的重要性。
小 結: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富有尊嚴的獨立存在的個體,受到尊重是我們的基本權利。同時在日常的交往中也必須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