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8
我寬恕你,你便原諒我,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英)布萊克
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別人愛我們。──(法)盧梭
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愛來交換愛,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德)馬克思
情景劇:《一支筆的“風波”》
楠楠和小明是一對好朋友。楠楠家富裕,小明家因為父母工作下崗而生活并不輕松。一次楠楠和小明去文具店,楠楠買了一支小明也非常喜歡的圓珠筆,但是小明因囊中羞澀沒有買;氐郊液,小明把想買圓珠筆的想法跟媽媽說了,他媽媽答應他,這次語文考試考過90分就獎勵他這支筆。小明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這支筆。一天,楠楠的筆卻突然不見了,找遍了書包和文具盒也不見蹤影。這時他看到小明的那支筆,就下意識地認為是他偷了自己的筆,于是大聲斥責小明。小明向他解釋,楠楠也不聽。
生活實例
我們都注意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商場里.這常常讓大人們感到不能理解。為什么商場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豐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專家都無法解釋。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卻輕而易舉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你蹲下來,處在和小孩子同樣的高度環視四周的景象,結果看到的都是大人們的腿。
記得小時候經常做一種游戲:兩腿叉開,頭向下從兩腿之間往后看過去,本來習以為常的鄉間景色這時便有了新意,讓人百玩不厭。以上兩個看似簡單的事例實際上蘊藏著并不簡單的道理:換位思考。
故事:《電梯里的鏡子》
在一次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向嘉賓提問:“賓館、酒店的電梯里常會有一面大鏡子,這鏡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賓紛紛回答:“用來檢查一下自己的儀表。”“用來看看后面有沒有跟進了不懷好意的人。”“用來擴大視覺空間,增加透氣感。”……
在一再啟發而仍不能說出正確答案時,主持人終于說出了非常簡單的道理:"肢殘人搖著*椅進電梯時,不必費神轉身,就可以從鏡子里看見樓層顯示燈。"嘉賓們都顯得有點尷尬,其中一位抱怨說:"我們怎么未能想到這一點呢?"
是呀,我們考慮問題時常常會海闊天空,但不幸的是,無論思路如何開闊,我們往往還是從自己出發的。
換 位 思 考 的 故 事
有一個富翁平生愛吃美味的食物,因此他家的廚房不但大,而且人手多,每個人都各有分內的工作,挑水的只管挑水,洗菜的只管洗菜,切菜的只管切菜,另外還有煮食的、燒柴的。
這些廚房里的工人天天做著相同的事, 日子一久不免產生了厭煩的心理,每個人都認為別人的工作新鮮有趣又容易。有一天富翁突發奇想,讓大家都試試交換工作的滋味。
交換工作后,只見一陣手忙腳亂,挑水的被刀子割破了手;煮菜的生火沒生起來,卻弄得一屋子煙;燒菜的挑水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了個四腳朝天;洗萊的則煮出一鍋半生不熟的飯。飯沒做好,每個人還挨了一頓責罵,從此再也沒人對工作不滿了。
一位智者曾經對一位少年說過四句話,對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這四句話分別是:
把自己當成別人,把別人當成自己
這話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體諒,在把自己當成別人同時也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換位思考。對于別人的苦衷要能夠體諒,對自己的行為也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立場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也常常會發生矛盾。越是有矛盾,越是難以互相理解。如果能夠跳出這種思維模式,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就會發現一個顛倒的世界,也會發現一個公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