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九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
二、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學會運用色彩、線條等方法進行繪畫練習,注意把握好畫面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三、情感與價值觀。通過欣賞不同的繪畫和音樂作品,使學生能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藝術風格和不同的表現手段,體驗藝術作品的共通之處。
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經過多年的美術及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無論是在學習方法上,還是知識的容量上,已經具備了解決部分實際問題的能力。音樂則更是這些花季少年的最愛,這些都給本課的學習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
教法、學法
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創設情境法:通過創設與本課情感相符合的情境,會使學生輕松的掌握知識。因此本課開始就以學生剛在英語課上學習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譯林版初三上冊第11課)作為課件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熟悉的韻律中進入課題。
二、自主探索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而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主體性的主要渠道,本課通過“自主探尋”環節,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感受美的旋律探索適當的表現方式。
三、合作學習法:以相同的學習任務和愛好自由組成學習合作小組,通過“學生作業”環節中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圍繞同一主題,完成作業。
四、拓展延伸法:拓展與延伸是綜合•探索課的關鍵之所在,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后收集或繪制自己喜歡的圖片,制作情感日記或運用信息技術,收集自己喜歡的音樂,學習繪制動漫、動畫或mtv。
教學設計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的教學設計如下:首先進入課前準備階段,這時教師不僅需要準備相關的美術和音樂作品,多媒體演示設備及美術課箋,還需要準備讓學生感興趣的音樂作品及動畫、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另外美術課箋的制作和印刷及繪畫工具的準備也是必須的。在學生準備中,我要求學生在預習教材的同時還要收集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最后不要忘記帶好各自的繪畫工具及材料。
關于教學思路,首先課堂導入非常重要,因為她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課堂,所以我準備了學生剛在英語課上學習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作為課件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熟悉的韻律中進入課題。
接著在新授時,第一個環節我準備了兩首音樂,一首是來至于費翔《故鄉的云》,一首是花兒樂隊的《嘻唰唰》,這兩首音樂,其中一首舒緩,一首激越,很顯然兩種音樂表現風格會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如果這時就要求學生將視覺的繪畫和聽覺的音樂直接等同起來,可能還有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表情來體現自己現在的內心感受,要知道表情是能夠看到的,那我們這個階段的目標就實現了。第二個環節則通過讓我們欣賞幾米的連環畫《遇見》、杜菲的《向德彪西致敬—1》及奧基弗的作品《藍與綠》,使我們從具象到抽象的畫面中去體會音樂和繪畫的聯系,進行分析和師生交流,明確色彩表現音樂的內涵,讓學生通過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藝術風格和不同的表現手段去體驗藝術的共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