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
。 2.通過作品欣賞認識現代工業設計的基本表現特點。 教學難點: 1.感受現代工業設計的美。 2.家具作品的新穎、美觀,造型多樣。 6.教學課時 1課時 7.課前準備 搜集公共設施的相關資料,多媒體課件等 8.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多媒體展示一段公共設施的錄像。 2.提問:你感覺錄像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導入本課:現代工業設計欣賞——公共設施 小結:從學生熟悉的青島的公共設施入手,以情境導入法引入本課,使學生初步感知公共設施這一現代工業設計當中的重要內容,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認識到公共設施在生活中的作用,繼爾也就萌發了要深入了解它的學習愿望。 二、探究 1.回顧錄像中的幾個畫面,例如:電話亭、休息椅、路燈、多功能信息亭、路標、健身路徑、消防栓等等,設置問題進行欣賞、評述。 (1)圖中是什么? (2)它一般設置在哪兒? (3)它有什么具體作用? 其中,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評述一下其中的多功能信息亭和消防栓兩件公共設施,并通過學生的多角度評述認識到:多功能信息亭能夠為人們提供便利,而消防栓則可以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2.總結出公共設施的定義:設置在公共場所,為大眾服務的各種公用設施。 小結:在學生初步感知公共設施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公共設施進行分析、評述,繼而對公共設施這一要領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交流互動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課堂前搜集和整理的有關公共設施的資料,以演示文稿的形式進行交流。 2.教師引導學生再一次欣賞教材第34頁上的符合人體尺度的垃圾箱,學生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對這件公共設施展開評述,歸納出了公共設施的設計特點:實用、美觀、科學、經濟、以人為本。 小結:初三學生已經能夠以合作的形式展開探究性學習,同時也掌握了用文字、圖像等形式來記錄、展示的方式。這一環節當中,重點是合作展示小組與全班同學之間的大合作,大交流。這時,生生互動成為本節課的一大亮點。 四、評價 教師出示四幅公共設施的設計圖片,分別是休息椅、公廁、郵筒、自行車棚,引導學生以公共設施的設計特點為衡量標準,來對這四件設計進行評議。 小結:這是對學生前一段知識學習的一個鞏固,同時也借這一形式讓學生對公共設施的設計特點有進一步的認識,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拓展了教材,并為下一步學習進行簡單的構想設計作好了鋪墊。 五、創新體驗、合作學習 1.設計與構思 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