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補營養素,怎一亂字了得
劉冬生:周女士認為孩子的營養要靠飲食來保證,這種看法是科學的。不過,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在一段時間內,通過食物是補不上去的,應該考慮治療。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一般都會告訴父母營養素應該補多久,怎么補,而父母也應該積極配合。
現象五:盲目迷信國外的營養補充劑
譚先生有一個好朋友,兩人都有一個兒子,年齡差不多,個子也差不多。他們經常開玩笑說,以后要比比,看誰家的孩子能更勝一籌。后來朋友去了美國,兩年后回來探親時,譚先生嚇了一跳:朋友的小孩已經比自己的兒子高出了半個頭。他左思右想,將原因歸結為國外的兒童營養補充劑比中國的好。看了電視廣告后,他給兒子買了一種美國標準配方的營養補充劑,說是一定要給孩子補回來。
齊可民:中國的孩子在6個月以前與國外的孩子沒有什么差別;但6個月后,我們的孩子的身高、體重就開始落后,主要原因正是過度期食物添加不及時,導致營養攝入不足。但是,我們不能照搬國外營養模式,因為我國和西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我們的食物以谷物為主,西方人吃的肉類、蛋白質較多。飲食差異導致了孩子需要的營養結構不同。
丁宗一:譚先生朋友的孩子比他的孩子長得高,我認為這是本身基因的問題。我們做過移民營養調查,發現到了國外的人,身高、體重等指標還是和國內差不多。因此,不能認為孩子到了國外就會長得不一樣,更不能將原因歸結為國外的兒童營養補充劑好。
另外,國外的營養補充劑要進入中國,必須依照進出口管理局的要求,按中國人的標準重新進行配制。所以,那些在國內買到的外來營養補充劑,其實跟國產的沒多大區別,沒必要覺得它們不同。
現象六:照著廣告上說的給孩子補
易女士的孩子最近剛上幼兒園。一天下午,她去接孩子時,跟園里的老師聊了幾句。老師說,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好像干什么都慢騰騰地,也沒其他孩子活躍。易女士一聽心里就開始著急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夠聰明呀?這事成了她的一個心病。前幾天,她看到電視上有一則某種口服液的廣告,是一位著名演員做的代言。廣告里說,吃了這種產品,孩子長得聰明,還不會挑食。易女士看了,馬上就去買了回來。
齊可民:廣告里宣傳的一些概念不一定是錯的,但是,任何產品都針對的是整個人群,對個體而言,最好是對癥下藥。比如,缺鋅會導致智力低下,但對不缺鋅的孩子來說,補鋅對智力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像這位易女士,最好先帶孩子去做個檢測,不要聽廣告里說吃了某種產品孩子能變聰明,就去買給孩子吃。
丁宗一:現在,國內的兒童營養補充劑廣告基本上都是商業性質的,經常片面夸大功能,如宣傳鈣長個、鋅補腦等,個個看上去都很科學。但是,這種宣傳問題很多。比如,鋅確實對智力發育有好處,但是,一種產品里,除了鋅以外,還有其他的物質,吃進去以后,鋅還能不能發揮促進智力發育的作用,這是需要拿出科學試驗的證據來證明的。很多廣告就說鋅能補腦,但卻不說自己產品里的鋅能不能補腦,這樣做明顯不科學。
除了要弄清科學知識和產品功效之間的差別,大家也不要輕信廣告里所謂的專家。有些廣告里打出某某學會或專家,讓他們推薦產品。其實,這是違反國家規定的。要么那位專家收了很多錢,要么專家根本就不存在。我就經?吹铰牰紱]聽說過的國內權威兒科專家大做廣告,說某產品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什么的,F在還有很多兒童營養補充劑打洋招牌,說自己是美國、歐洲某家公司研發的,然后請出一個穿白大褂的老外專家推薦產品。據我了解,在發達國家,科研人員是不準做廣告的,因此,這些國外專家一般都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