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
活動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協調發展
1.讀圖4.28,如果按人口規模>500萬人、100萬~500萬人、50萬~100萬人、20萬~50萬人和<20萬人將城市分為五級的話,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等級規模結構是否合理,這對其城市的協調發展有何影響?
點撥: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等級模式結構比較合理。不同等級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夠實現各級城市之間的合理分工,發揮城市群的整體優勢。
2.結合圖4.23,比較長江三角洲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等級規模結構的差異。
點撥: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等級是以上海為中心,以南京、杭州為二級
城市中心,兼顧輻射、擴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以廣州和深圳作為
區域中心。長江三角洲是單核模型,而珠三角是雙核模式(其實我國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東的濟南和青島,福建的福州和廈門等。)
3.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對外擴散而不斷發展的。各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上海,這對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協調發展有何影響?
點撥:可以從兩方面綜合考慮:一是上海所擁有的強大的經濟實力,盛譽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長始終保持二位數增長的良好發展勢頭,可為長三角周邊地區的聯動帶來眾多的經濟實惠和創造巨大的發展商機;二是上海作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發展具有輻射、擴散、示范和帶動的核心作用與服務作用,從而形成以上海為技術龍頭,帶動周圍其他地區的經濟共同發展。
4.一般來說,中心城市的擴散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近域擴散,即向中心城市的周圍地區擴散;另一種是等級擴散,即一級城市向二級城市擴散,二級城市再向三級城市擴散,依此類推。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上海屬一級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屬二級城市,但是,二級城市與其他各級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擴散方面處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較遠,其鄰近的城市主要與上海市進行聯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難發揮。你認為南京市應該怎么辦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點撥: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蘇,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要解決自身的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對外開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經濟帶動郊區縣的發展,打破“二元經濟“格局。其次要經濟開展長江三角洲的區域市場整合。
5.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國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結構趨同的趨勢。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應如何確立分工地位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點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實無論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優勢所在,要根據各城市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區位優勢,關鍵是突出長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經濟。
板書設計
三、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時間
問題
優勢
主導產業
特點
原因
影響
四、問題與對策
1.問題
(1)產業升級面臨困境⑵城市建設相對落后⑶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2.對策
(1)產業結構調整⑵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⑶加強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