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
③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廢除了新法。
④在變法過程中,由于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
啟示:(1)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2)改革是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而會有阻力,甚至充滿了尖銳的斗爭。因此,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行動要堅決徹底,要注意用人。
【合作探究2】如何全面評價王安石變法的歷史地位?
性質:王安石變法是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是社會改良性質的改革。
歷史地位: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有利于社會進步,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但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注定改革必然失敗。
積極作用:
(1)在經濟方面,使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同時,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2)在軍隊方面,節省了軍費開支,同時也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有效的解決了冗兵的問題。
(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有利于思想解放,培養了大批學以致用的人才。
(4)王安石變法使得宋朝的國力由弱轉強,一度扭轉了統治危機,積貧積弱局面有所改變,短期內取得了富國強兵的效果。
局限性:
①變法沒有觸動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②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王安石變法被廢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提示:(1)王安石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撓和破壞是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變法后期的動搖。(3)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廢除了新法。(4)在變法過程中,由于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
2.試評價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
參考答案提示:(1)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2)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3)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于社會進步。(4)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二、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找一本有關王安石變法的書來讀,然后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后感。
2.爭鳴
王安石和司馬光在理財問題上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論,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安石認為,國家財政困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善于理財之人,提出•善理財者,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的著名論斷。
●司馬光反駁說:“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財貨百物,不在民,則在官,彼設法爭民,其害乃甚于加賦。”①
你對此怎么看?你認為在不增加百姓負擔的情況下,能增加國家的財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