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教學案
a.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斷加深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c.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不斷走向科學 d.中國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政治舞臺
3. b 學習“制度”指的是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制度,近代中國人在實踐上學習西方制度的開端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當然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的結果。
4.對于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梁啟超概括為“先從器物上感覺出,再從制度上感覺出,再從文化上感覺出”,其中“從文化上感覺出”指的是( )
a.洋務運動 b.維新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4.d 在學習西方方面,洋務運動屬于器物層次,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深入制度層次,新文化運動深入到思想領域。
[圖片說史]
[解讀圖片] 上圖反映的是《青年雜志》,它所反映的歷史信息準確的是
a.新文化運動拉開序幕 b.挑起“問題”和“主義”之爭
c.首倡文學革命 d.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
[解析] a 19xx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從此拉開序幕
[高考例析]
1.(xx年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通過白話小說抨擊封建禮教的思想家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吳虞
[解析]《狂人日記》是第一部白話文小說,深刻揭露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作者是魯迅是通過白話小說最猛烈抨擊封建禮教的代表人物。
[答案]c
2.(xx年江蘇)新文化運動中,首先提出“民主”、“科學”口號的是
a.魏 源 b.譚嗣同 c.陳天華 d.陳獨秀
[解析]此題考查識記,最早提出“民主”、“科學”口號的是陳獨秀。而另外三個選項都不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答案]d
3.(xx年全國)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成為文學革命先聲的是
a.魯迅的《狂人日記》 b.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c.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 d.李大釗的《庶民的勝利》
[解析]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文學革命,注意區分主要代表人物的貢獻。最早倡導白話文的是胡適。
[答案]b
[海派先鋒]
1.(xx年•上海)陳獨秀因有人指責《新青年》而發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辯書》,為“democracy and science”辯護。這里的“democracy and science”指
a.科學與技術 b.民主與共和 c.自由與平等 d.民主與科學
[點評]英文democracy and science譯成中文意為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正確答案為d。
[答案]d
2.(xx年•上海)12、胡適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說:“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是創造了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胡適所說的“三個時代”是
a.辛亥革命、護法運動、新文化運動 b.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護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