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工業社會的來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從而使得英國工業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插圖《英國倫敦世博會》1、2
你認為1851年英國倫敦世博會會展出哪些英國的工業品?
1851年英國倫敦世博會標志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工業革命使得英國經濟實力大增,為英國19世紀稱霸世界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也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和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大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2、工業革命的擴展
在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下,歐美許多國家也開始工業革命,但各國工業革命受其本國條件影響,發展不平衡。
3、工業革命促使英國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
英國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農業所占的比例不斷縮小,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擴大。
4、社會結構的變化——形成工業無產階級和近代工業資產階級
工業革命創造了大量財富養肥了資本家,而工人階級則掙扎在饑餓和貧困之中,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日益尖銳,工人運動逐漸興起。
5、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
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向工業區集中,出現了新的人口中心。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英國走上城市化社會。城市化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方式,出現了新的社會風貌。
6、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
插圖《工業革命后的倫敦》
工業革命在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同時,也衍生許多問題:環境污染、貧富差距拉大、犯罪等新問題。
小結: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40年發生的工業革命,使得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鐵路和汽船代替馬車與木帆船,煤炭和鋼鐵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廣泛運用。工業革命使得英國社會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同時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和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大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